摘要:朋友住在北京六環路附近,每天五點就得起牀,擠公交去二環路的公司,一天在路上來回花費的時間有五六個小時,看他這樣,有一天我就忍不住問他:你天天這樣上班,到底累不累。我們每天上班,擠公交,工作,挨老闆的罵,辛辛苦苦一整天,拖着疲憊的軀殼回到住的地方,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朋友住在北京六環路附近,每天五點就得起牀,擠公交去二環路的公司,一天在路上來回花費的時間有五六個小時,看他這樣,有一天我就忍不住問他:你天天這樣上班,到底累不累?

他嘆了口氣,回答:累,當然累,累地想死,但沒辦法,一切還得繼續

我一時沉默了,當時想不到用什麼話去回答他。他是我大學的同學,在大學時是學生會的主席,會做事,人也長地不錯,還會彈吉他,整一就是一個完美青年,學校裏追他的女生無數。我一直對他的印象就是:“這個很優秀,將來一定會混的不錯”。

我們每天工作那麼累,是爲了什麼?

可是事與願違,他現在畢業一年還是公司的一個小職員,上頭壓的他死死的,很多人勸他離開那個公司,而他還在堅持。我不知道他心裏的反差帶給他多大的痛苦,我想,在剛畢業的時候,他一定是懷揣着很大的抱負,畢竟一個在學校那麼優秀的青年難免有種“指點江山”雄心。可是現實給他潑了一桶冷水,不管你以前怎麼樣,不管你以前是誰,在社會上你只是一個普通人,要遵循社會的規則,一開始只能領着那微薄的工資過着資本原始積累的生活。

我們每天工作那麼累,是爲了什麼?

每個人都做過夢,夢裏自己談個戀愛都能像鹿晗跟關曉彤那樣人盡皆知,夢裏做的一切似乎都像電視劇電影裏講的那樣,有着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自帶主角光環,能破除一切困難。這些夢大多數人都不承認,他們都認爲自己是清醒的,看清現實的,而其實每個人的潛意識都在做夢——從前幾天爆火的鹿晗關曉彤的娛樂信息就可以看出,我們都喜歡明星那樣光鮮亮麗的狀態,每個人的潛意識都有那種嚮往,否則爲何大家的關注度那麼高?

我們每天工作那麼累,是爲了什麼?

現在的電影電視劇之所以火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給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幻想,我們在現實一切得不到的,都能通過電影電視劇看到。

現在想想,我朋友說的對,每天工作那麼累,其實沒爲什麼,這就是生活。我們就是在這樣矛盾與幻想的世界中活着。自然也有少部分人能生活地輕鬆、快樂,那他們自有達成現狀的條件。而大部分人都是處於一個極不愉悅的狀態,你問自己一個問題就知道了——如果不上班也有錢,那你還去不去上班?

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不去”,如果有人回答“去”,那麼恭喜你,做自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人最幸運了。

我們每天上班,擠公交,工作,挨老闆的罵,辛辛苦苦一整天,拖着疲憊的軀殼回到住的地方,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我們每天工作那麼累,是爲了什麼?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時候反思:我這一切是爲什麼?爲什麼我每天要起那麼早去擠公交?爲什麼我每天要這樣累死累活地去上班?爲什麼我每天要過得這麼累?

然而當問起自己原因的時候,你總能找到答案:我是這爲了錢,爲了謀生、爲了家庭、爲了得到一切我所需要的!想一想,就能讓自己再鼓起精神向錢奮鬥。我們似乎跳進了一個可怕的圈子——賺錢、結婚、養家、生小孩、養育孩子,做完這一切,然後就發現自己老了,做在輪椅上看自己的孩子以及孫子再重複這條路。

我知道,這其中有很多變化,有很多痛苦,自然也有很多快樂,但從結果上看,是一個繞不出去的死循環。有些人能爲了結果,而犧牲整個過程,於是他們天天熬着,或者找到別的出路;而有些人則不想犧牲自己當下的快樂,而獨自去尋求自己精神的世界——他們或以藝術家、歌手、詩人等形式活着。

我們每天工作那麼累,是爲了什麼?

這讓我想起《海上鋼琴師》1900說的一句話:

我不是看到了什麼才停下來,是我看不到,你能理解嗎?那些漫無邊際的城市,可以說,什麼都不缺,就是沒有盡頭,我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盡頭……

有舍必有得,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心中的選擇,最可悲的那是種盲目隨大流的人,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一生。

願這片天空下的所有人,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