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中:談現代人的心理依賴症

現代人的心理依賴症

文:韋志中

手機依賴症

現在好多人患有手機依賴症,一會看不到手機就覺得慌張。目前臨牀上還沒有見到因爲得了手機依賴症而來諮詢的,還不能稱其爲一種心理疾病,但是,人們對其的關注,說明它多多少少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它消耗了人的心力,也就是說消耗了人的心理能力和精神能量,進而損耗人們的生命能量。

韋志中:談現代人的心理依賴症

《西遊記》第十四章的標題是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所指的是唐僧把孫悟空收服了,孫悟空相當於唐僧內心裏的猿猴,收服了孫悟空就意味着心邪歸正了。六賊所指是眼、耳、鼻、舌、身、心。六賊無蹤是指雜念太多,或者心理的想法太多,賊就猖獗了,比如一會看看手機來了短信,來了微信,有沒有人打來電話,這些會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這就說明你的心緒是亂的,你的心緒意亂,六賊猖獗。六賊就是小偷,它會偷走你的心志,消磨你的意志,你的性情就會變得暴躁。現在看來,其實,手機助長了六賊的猖獗。手機本來的功能是爲了便於我們與人的溝通。如果從生活步調的速度上和我們利益的滿足上,手機是發揮了作用,但是從心理的安靜上,卻發揮了一定的妨礙作用。“健康”,鍵是身體強健,康是心安理得。只有身體強將和心安理得結合起來,纔是健康。這樣看來,手機就妨礙了健康。

長久看手機,傷害了自己的研眼睛,甚至還有輻射,這就危害了身體健康,另外,還助長了六賊的猖獗,泯滅了情志。但是這種趨勢又是浩浩蕩蕩,不可阻擋。霍金說,人類智能的發明也許不是最好的發明,但可能是人類最終的發明。因爲,我們會沿着智能這個方向繼續前進,已經陷入無法自拔了。如果人沒有發明智能的話,也許會有其他更多更好的創造。

社會人越焦慮,我們越容易依賴它。因爲,我們把它握在手裏,總感覺我們還能把控着什麼,把控與別人的關係,把控能掌握的資訊,以致傳達一些想法和目標時,我還能做得到。這種掌控感是虛假的,但是它可以暫時緩解焦慮,類似於飲鴆止渴。我們明明知道這樣,會消磨我們的意志,損害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另外,手機其實象徵着一個柺棍,目前看來,這個柺棍損傷了我們原始的工具——腿的使用。所以,我們還是少用手機。

我們如何能夠擺脫手機的控制呢?

如果我們能夠能夠投入地去做一件事,享受到此時此地沉浸其中的快樂,可能就會達到忘我的狀態,那時候手機也就不會重要了。有“手機依賴症”的人,一般是情志被手機偷空了,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越無法集中注意,六賊越猖獗,越難以投入地做一件事,越容易被手機控制,這樣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自我就月空虛。積極心理學認爲幸福的要素,第一個就是投入與參與。但是,現在好多人享受不到這種投入感、參與感,其實這種投入感就是我們所謂的“巔峯體驗”,也是我們苦苦追求的幸福的感覺——福流。

購物依賴症

最近雙11,據新聞報道,淘寶在38分鐘內銷售額破百億。可見,購物的瘋狂程度。而且,具有購物依賴症的女性佔大多數,那麼,購物有哪些心理功能呢?

韋志中:談現代人的心理依賴症

第一,購物具有美化功能,可以體現自我的價值。男女兩性無論多麼平等,從社會進化的規律來看,男人依然是通過力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當然,過去是靠拳頭和競爭來證明的,現在文明時代,靠的是智慧,體現在財富、權力、學問。而目前也有少數女性也靠智慧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比如女強人。不過有些是被逼無奈的:比如有些是原生家庭中沒有兒子,家裏的父親特別希望她能夠繼承他的文化或者意志,所以就把她培養成一個小子;第二個被逼無奈,本來在家庭裏面,扮演妻子或者母親的角色,但是自己的男人靠不住,沒有辦法承擔,一個家庭得有一個人出來承擔,天塌了要有一個高個頂着,所以她要被迫站出來。除此之外,女性體現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是通過性吸引力。比如,動物雌性爲了吸引異性的注意,會把自己的羽毛、聲音、色彩調整好。人的話,也會通過自己的聲音、顏色、羽毛來顯現自己的吸引力。但是,我們沒有羽毛,要通過衣服、鞋子、包包等等裝飾物。

這是美的心理需求,但是背後體現的是自我價值感的需要。

第二個是無聊的心理需求。因爲,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更多的追求或者追求不到,比如她想要追求被愛的感覺,但是丈夫經常不在家。無論是富太太還是窮太太,都會通過購物來趕走無聊的感覺。也就是用一種感覺趕走另一種感覺,就是用購物般的感覺,非一般的感覺,是一種控制的感覺。由此來看,在現實生活中,越無聊、越沒有安全感、越不能掌控的人越容易患上“購物依賴症”,因爲,他要尋求掌控的感覺。就像歌裏唱的:“跟着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腳步越來越輕 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第三個功能是表達。“叫你不陪我,叫你不陪我……我就花你的錢”,這是一種表達。過去我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就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對五十六歲的夫妻,兩人都是高學歷的,都是早期從清華大學畢業的,高級工程師,都是國家的好乾部。退休了,老頭找了一個舞伴,老太太生氣了,就過來做心理輔導。當年我的諮詢費是一小時500元,在當時來講還是挺貴的。其實,老太太沒有什麼問題,她爲什麼來做諮詢呢,就是想花老頭的錢。最後,還把老頭喊過來一塊做夫妻諮詢。等到兩個人關係和好之後,又後悔在心理諮詢上花了那麼多錢。其實,心理諮詢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奢侈品。所以,我現在呼籲,如果你想要表達的話,不一定要去購物,可以去找一些帥帥的或美美的諮詢師做心理輔導。

當然,這可能是潛意識中的一種表現,並不是有意這麼做的。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解讀,就是自我範圍應時應景的變化。當夫妻間的關係不好時,就把對方逐出了自我的範圍,對方的錢只是他的附屬品,不再是我的,我花費他的錢也象徵着從他那裏獲取了某種需求的替代品,就會有一些心理安慰;如果雙方關係和好後呢,彼此的自我範圍就會擴大化,對方也會在自我的範圍內,對方擁有的東西也是我的,當消耗掉的時候也意味着我擁有的東西在減少,會有自我被侵犯的感覺。

寵物依賴症

“兒子,快來,來……”一個婦人輕聲呼喊道。扭到看到,一隻可愛的貴賓犬歡快地向她跑過來。看到這,我腦海裏突然映現出一幅搞笑的場景:孫子來看奶奶,奶奶喊一隻狗“兒子”,按輩分孫子應該叫這隻狗什麼呢,叫“叔叔”。爲什麼呢?“因爲你爸爸老不回來看我,我只有把狗當兒子”。“寵物依賴”也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對象主要是一些空巢老人,他們比較孤單;還有一些是中年的家庭主婦,孩子上學,丈夫整天在外工作,寵物就相當於她的“情人”。爲什麼呢?相對來說,寵物“情人”比較安全。而且,養的寵物大多數都是狗,因爲,狗最大的特點就是忠誠,永遠不背叛。在社會交往中,你問別人:“你喜歡什麼人?”他們的回答一般具有這樣的規律,我喜歡和我一樣的人,更喜歡喜歡我的人,更更喜歡一開始不喜歡我後來才喜歡我的人。其實,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安全才是第一位,我們首要考慮的不是從對方那獲取多少利益,有多少好處,能讓自己發達,而是考慮的是他會傷害我嗎?

韋志中:談現代人的心理依賴症

社會人際互動環境不安全及自身的信任水平降低導致了我們在選擇社會依戀關係上越來越難,看誰都不可靠,從而轉移到動物身上,比如,狗啊,貓啊,豬啊。因爲,這些寵物第一,不會隨便說你的壞話,第二,不可能跑去串門不會來,第三,不會亂花你的錢,第四,不會給你戴綠帽子,製造緋聞,第五,不會抱怨指責你。也就是說人類可能給你製造傷害的東西在動物身上都不太容易。這一系列的好處,讓我們在不能依戀人的時候轉向依戀動物,因爲我們都有依戀的心理需要。而且,還能滿足被需要的感覺。因爲,寵物本身也有自己的族羣,但是跟人相處久了,另外,城市被鋼筋混泥土與自然隔絕了,它們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族羣,而且也有依戀的需要,所以只能依戀主人。當主人回來的時候,或者帶着它出門的時候,它都會很高興,主人都會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感覺自己有價值。但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不會直白表達,我們需要對方,更多表現出來的是,沒有對方我們依然可以生活。而且,動物不僅忠誠而且真誠,它無論高興還是不高興,都會直接表達出來,你就會感覺它很可愛。

綜上所述,爲什麼我們會患上這些手機依賴症、購物依賴症、寵物依賴症呢?

因爲,我們的社會心理生態系統被破壞了。社會心理生態系統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人與身體的關係。第一,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破壞了,比如四季來了不知四季,沒有與自然很好的互動,甚至連二十四節氣我們都不清楚了。無論天氣冷熱,我們都有電器設備幫我們克服,阻礙我們身體的自我防禦。第二,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存在着不和諧,一個完整的家庭,每個成員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少時間能夠閒下來,聚在一起聊聊天。這就相當於自然界的河流乾涸了,讓我們彼此間的信任度降低,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出現了心理上的沙漠化。所以人與人之間是乾燥的,缺乏愛和溫暖的流動。第三,個體與自我的關係也存在不平衡。我瞭解我自己嗎?我信任我自己嗎?在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與發育過程中,無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都忽視了我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導致現代好多人患有心理疾病,甚至人格不健全。我與自我的關係失衡了,個體的心理資本水平也會降低。第四,人對自己的身體也沒有很好的愛護。現在大多數人不注重生活作息和飲食規律,暴飲暴食,甚至患上肥胖症,另外,食品安全問題也在威脅着我們的身體健康。

儘管這些我們都控制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心理生態系統是否和諧。當我們的身體健康舒暢,與自我的關係平和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溫暖,人與自然能夠良性互動,也說明我們構建好了自己的心理生態系統,我們就不用糾結“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也就是說就不會困惑於,是手機、購物、寵物控制了我們的生活,還是因爲我們自身內心的空虛、生活的乏味把心力、情志轉移到它們身上呢。當我們的心理生態系統健康和諧了,我們也就不會成爲手機、衣服、寵物的奴隸了。

注:該文爲媒體約稿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