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長城》,可謂是至今中國投資最貴的影片了。儘管電影《長城》最終輸了票房、口碑,但對張藝謀、華語大片而言,都可謂是雖敗猶榮。

電腦隨機生成的怪物,讓這部電影重複又讓人覺得麻木,既無法觸動也不能嚇到或是感動到我們。

2016年末,張藝謀重金打造的中國奇幻大片《長城》,在內地斬獲不俗票房後,次年2月中旬在北美上映。本以爲有好萊塢巨星馬特·達蒙加持,會大賣一番,可從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先驅導報》等媒體的評價來看,票房大爆已是不可能。最終斬獲4500萬美元的票房,亦是極限了。 01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長城》,可謂是至今中國投資最貴的影片了。 1.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億元)投資,由中影、樂視和美國傳奇、環球4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一等一的大製作。 作爲中國“第五代導演” 代表人物的張藝謀,“顯然是想幹一票大的”,他將自己最擅長的攝影,極致地運用到了影片中,誓要讓全球都瞭解中國電影。 可最終,內地也僅收穫了11.73億票房,與當年的票房冠軍《美人魚》想比,差距甚大。而海外票房更是慘淡,僅收1.6億美元。 最終,投資1.5億美元的《長城》(未算宣發費用),全球票房3.3億美元,虧損達7000多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億元)。 而如此結局,從中國觀衆和海外媒體的評價來看,儼然窺見其原因。 從中國觀衆給出的差評(該片豆瓣4.9分),綜合分析來看,負面評價主要集中在:吐槽影片中女一號的扮演者景甜的演技;爆米花電影的審美疲勞 海外媒體則直言不諱地指出:《長城》就是赤裸裸的怪獸片,沉悶無聊。其中,《帝國雜誌》的評價最爲嚴厲——“電影用了太多CGI特效製作出來的怪獸,老套的劇情、故事僵化的劇本以及演員僵硬的演出讓人很失望,這就是個災難。” 02 從《長城》的演員陣容來看,可謂是華語電影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副牌。 拋開張藝謀想打進國際市場,加入的馬特·達蒙、佩德羅·帕斯卡、威廉·達福3位好萊塢明星。僅中國演員來看,都是大牌,極具票房號召力的當紅明星。 劉德華、張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黃軒、陳學冬、鄭凱、王俊凱老中青3代明星陣容的組合,放眼華語電影,都是極少見的。 而這樣的豪華陣容,票房卻不理想。我想,跟影片的劇情故事,有莫大的關。 電影《長城》104分鐘的時長,就講述了一個極其簡單且“低齡化”的故事。 我國宋朝時期,一直精英部隊誓死保衛國家不受怪獸饕鬄的侵犯。突然有一天,兩名意圖到中國偷取火藥的僱傭兵被抓住,最終冰釋前嫌聯手擊退怪獸。 這樣的劇情故事,可謂就是好萊塢《哥斯拉》、《侏羅紀世界》等影片,打怪的爆米花電影設定。 一定意義來看,該片的主角是怪獸。因此,堆砌這麼多大牌明星,實則是多餘。 如果說用這些當紅明星出演,是爲了增加影片的可看度和儀式感的話。但從成片來看,顯然也是不及格的。 就拿張涵予飾演的主帥來說,開局不到10分鐘,就被饕鬄攻擊,犧牲了。而黃軒、彭于晏、林更新、陳學冬等將領,華麗的出場後,無緣無故消失了,儼然不連貫。 而最讓觀衆吐槽的,影片唯一的女性角色加女主,鶴軍將領林梅。自影片鋪陳好,怪獸登場後,大多數劇情故事都是她的個人秀。 爲何如此設計,我們不得而知。但因影片重點渲染的中西聯手大戰怪獸,從景甜的表演,以及和馬特·達蒙的對手戲來看,似乎也是鋪陳不到位,只爲圓滿完成打怪人物。 03 儘管電影《長城》最終輸了票房、口碑,但對張藝謀、華語大片而言,都可謂是雖敗猶榮。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美國影視業率先邁進“電影工業”伊始,特效大片就成了全球各國爭先比拼的一大文化軟實力。 中國電影也是在特效片的不斷摸索中,進行了無數次嘗試。從1998年,香港導演劉偉強利用電腦特技,打造的《風雲雄霸天下》大受好評之後,內地、港臺電影人,都在不斷努力。 作爲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陳凱歌等也是一直在創新,致力於視覺大片的創作。《英雄》、《無極》正是代表作。 後來,徐克的《龍門飛甲》,烏爾善的《畫皮》、《尋龍訣》等影片,將華語特效大片的呈現,發揮到了極致。 而張藝謀2016年執導製作的《長城》,在10億投資的加持下,堪稱國產特效大片的最高水準。 《長城》的票房、口碑雙失利,或許並非是張藝謀,乃至他大膽重用當家花旦景甜,能預料的結果。 一方面,張藝謀是攝影出身,其電影以美輪美奐的視覺著稱。因此,此番他在《長城》中,展現的東方水墨畫的畫面美感,的確是堪稱一絕的。 另一方面,本就是注重視效的《長城》,劇情故事之弱,或許也並非女主角景甜能改寫的結局。或許換一個女演員,情況會好一些,但那也是“不治本”的。 因此,《長城》並未大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該片的視效來看,它有別於好萊塢。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視效大片結合獨具特色的東方文化,會是一種全新的視聽體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張影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