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衆而聞名的武將。項羽的勇武可稱天下無敵,中國歷史上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中國歷史名將無數,以勇猛著稱的五人當屬這五人。第五“飛將”呂布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此語至今猶傳。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人們心目之中。在三國時期,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曾一人獨鬥曹軍六員大將,武藝可謂公認的三國第一。 第四‘‘十三太保’’李存孝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李指的是李存孝,五代時期第一人,武藝天下無雙,勇力絕人,人稱‘‘飛虎將軍’’,少年時力大無比,徒手博虎。據說當時排名第二的王彥章在其手上走不了幾回合。史書評之,“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苟不爲叛臣,則可謂良將矣。”

第三‘‘冠軍侯’’霍去病單是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爲"便足以使其名載史冊,更可貴的是其對匈奴的戰績,不敗之將更是難得。以弱冠之齡,出瀚海,滅匈奴,絕敵祭祀,滅其血食。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中國抗擊匈奴第一人。

第二‘‘武悼天王’’冉閔“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頒佈殺胡令。作爲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的精神支柱,冉閔的威猛至今還在一些地方流傳,亂華之六胡經其征戰廝殺只剩其四,爲漢文化在北方的延續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冉閔是勇猛無敵攻戰無前,每次打仗都是親自衝鋒陷陣,敵人沒人敢抵擋,最後突圍戰更能體現他武力的強大。是當時漢族的代表人物,在一定的意義上拯救了漢族。

第一‘‘西楚霸王’’項羽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的代表人物。起先會稽起義時,獨斬郡守殷通衛兵數十百人。雍丘之戰,項羽以一人之力於萬軍之中斬殺李由,秦軍大敗,這就是於萬軍之中斬上將首級啊!彭城之戰,以三萬人破漢軍五十六萬,堪稱奇蹟。項羽的勇武可稱天下無敵,中國歷史上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霸王”一詞,專指項羽。他是中國數千年來最勇猛的武將,沒有之一。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衆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爲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