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的四大美人,想必大家對於她們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貴妃醉酒、西施浣紗、貂蟬月下起舞、昭君出塞。而這其中,昭君最爲被人們推崇,因爲她所做的事意義重大,促進了民族和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她一個弱女子,是如何征服兩代匈奴單于,讓人敬仰的。

王昭君出身平民之家,但因爲是父親的老來女,所以很是寵愛,從小錦衣玉食,悉心教導。長大後的她聰慧美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一曲琵琶聲,更是讓人身臨其境,如夢如幻。由於昭君的美名在外,整個南郡無人不知,所以公元前52年,漢元帝昭告天下選秀的時候,她入選了。

剛進宮時的昭君信心滿滿,覺得憑藉自己的容貌,一定能夠獲得皇帝的寵幸。但是當時的漢元帝已年過四十,常年的聲色犬馬的生活,讓他的身體已經衰敗不堪,再加上後宮美人無數,他自己根本看都看不過來,所以都是讓畫師一個個畫了畫像,再慢慢挑的。

而爲昭君畫像的是有名的畫工毛延壽,當時很多宮女爲了能夠得到皇上的青睞,都偷偷給他塞銀子,希望能把自己畫的好看點,獲得機會。輪到昭君時,因爲她初入宮廷根本不懂得裏面的門道,再加上她對自己的樣貌有信心,所以在毛延壽暗示她給銀子時,不僅沒有照做,還將他諷刺了一頓。這下可是徹底得罪了毛延壽,爲了報復昭君,特意把她畫的很醜。於是昭君入宮多年,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更別說得寵了。

深宮大院,鬱郁不得志,孤單寂寞又無處訴說,昭君只能寄情於琵琶,於是有了後來的《五更哀怨曲》 。直到公元前33年,終於讓昭君等到了一個機會,匈奴單于呼韓邪爲表歸附漢朝的誠意,來到了京師長安,並求親,以聯姻的方式來維繫兩族的和平。漢元帝答應,於是決定從宮女中挑選一個封爲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

別的宮女都不願意去,覺得塞外條件惡劣,食物不能下嚥,去了就是受苦。可昭君不這麼覺得,與其在宮中碌碌無爲,孤苦一生,不如去塞外和親,做單于正妻,拼搏一番,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於是她自請前去和親,漢元帝知道後大喜,趕緊下旨公佈於衆。就這樣,昭君成爲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臨行前,漢元帝爲他們踐行,第一次看到昭君樣子,立時被她的樣貌與通身的氣質所驚豔,當場所有的女子在她的襯托下黯然失色,不及她之一分。這無疑是昭君的一番報復,讓他後悔,但作爲帝王不能出爾反爾,只能看着絕色美人成爲別人的,這讓他很是惱怒,之後殺了畫師泄憤。

到了匈奴之後,看着漫天黃沙,一望無際的草原,腥羶的肉食,昭君雖然一開始不適應,很是傷感,也越發思念親人,但她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打起精神,努力拼搏。婚後她爲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地位穩固。可惜呼韓邪單于娶她時已經是暮年,沒過幾年就去世了,他的大兒子雕陶莫皋繼承單于之位。昭君按照祖制,又嫁給了這位復株累單于,爲他生下了兩個女兒,長大後都嫁給了匈奴貴族。

昭君在匈奴除了爲他們的單于生兒育女之外,還致力於教當地的人植樹栽花,培育桑麻,繁殖畜牧以及紡紗織布等技能,用漢室先進的辦法 ,讓匈奴技術進步,生活得更好。她的所作所爲,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與尊敬,也促進了漢朝與匈奴的和睦相處。

同時,王昭君出塞後,漢元帝善待她的家人,哥哥封侯拜相,擁有大量宅子田地,還充當使者,出使匈奴,兄妹得以相見。昭君死後,因爲功績卓著,所以被葬在大黑河南岸,傳言她的墓常年青綠,草木從不枯黃,因而又被稱爲“青冢”。若是當年她沒有奮力一拼,也許至死都只是個宮女,在宮牆裏孤獨終老,而不是聞名天下,受人愛戴了,所以這是一個既柔弱又有魄力的女子,放棄了漢武帝這顆大樹,卻征服了匈奴兩代單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