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謀失敗後,漢武帝劉徹換丞相、扶植中朝官、打擊劉嫖陳阿嬌勢力,充分加強了中央集權,漢帝國從此對匈戰略徹底轉向。

公元前129年,馬邑之謀四年後,匈奴入侵上谷郡。漢武帝準備再試一次,試一試解放思想之後的漢軍究竟能不能打過匈奴。

能不能打得過且不說,未來十餘年將讓匈奴無比頭疼的漢大將軍衛青,這一次正式登場了。

不過,我們且按下元光六年這次戰役,容後再表,簡單回顧下漢初至元光六年的對匈戰爭。

漢匈第一次大規模接觸,是高祖劉邦七年,是他登上皇帝位後的第三年。

起因是韓王信被人誣告謀反,狐疑自保,投降了匈奴。匈奴攻下馬邑,繼續南下圍太原,至晉陽。

高祖親征,帶領三十萬大軍,攻破韓王信,自己率輕騎突進,中了冒頓的誘兵之計,因而有平城七日之圍,後來用陳平計才得以潰圍。

平城之圍後,高祖劉邦採納劉敬的建議,對匈奴和親,用女人與金錢換和平。終高祖、孝惠、呂后時,匈奴時有犯邊,漢都隱忍避讓。

文帝繼位後,不再像高祖、呂后一樣對匈奴委曲求全。我們前邊說過,溫厚謙讓的文帝,實際上心有猛虎。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文帝二十二年(公元前158年),匈奴三次大舉入侵,文帝三次組織大規模軍事動員,要跟匈奴決戰。

詳細情況見《從文帝時匈奴的三次入侵看漢匈攻防形勢》。

這裏只說結果。

每一次,漢軍一出兵,匈奴就逃之夭夭,而漢軍最多隻能追到塞上,不敢深入。

也就是說,漢文帝三次動員十餘萬大軍,但都成了被動軍事演習,無法阻止匈奴來去如風的燒殺搶掠,也根本無法尋求與匈奴的正面接觸。

文帝駕崩後,景帝繼位。

景帝是個能屈能伸明利害的,基本上重拾孝惠高後時期的政策,沒有再像文帝那樣動輒勞動大軍徒加損耗。

漢武帝剛繼位,就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但竇太皇太后在上,他就像孫猴子被戴了緊箍咒。

所以,直到竇太后去世後第三年,也就是元光二年,才終於頂住各方壓力,搞出了馬邑之謀。

馬邑之謀是漢立國以來,對匈奴的第二次主動大規模出擊,有備而來。

這本應是漢軍時隔67年後,第一次有機會跟匈奴打遭遇戰。

但一則保密工作沒做到位,匈奴軍臣單于沒進入包圍圈;二則,負責截擊歸路的大行令王恢縱敵。

漢軍再一次兩手空空。

以上,漢興七十餘年,對匈奴的侵略八個字概括:防不勝防,求戰不得

這一次呢?會重蹈覆轍嗎?

答案是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戰爭性質從一開始就改變了。

過往,都是匈奴選擇作戰地點,搶完就走,戰火在漢帝國大地上燃燒,而這一次,漢是主動出擊,是漢開國以來對匈奴戰爭的歷史性突破。

衛青們要跨過邊境線,將匈奴消滅在匈奴的土地上。

漢武帝的部署是這樣的: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

四位將軍的行軍路線大體如上。史料沒有確切的記載,只能根據地形大致估計。

四位將軍不分主次,各自帶領一萬多騎兵——這看起來像漢武帝劉徹的又一次考試——大概也沒什麼明確目標,和匈奴學一手,自選路線打游擊,逮着就幹。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傾向。匈奴剛剛入侵上谷,而安排衛青從上谷出兵,則未嘗沒有讓衛青啃硬骨頭的意思。

就這樣,四位將軍,雄赳赳氣昂昂帶兵跨過了漢匈邊境線,穿過了祁連山,走進了蒙古高原,去尋找匈奴作戰。

公孫賀溜達了一圈,一個人影兒也沒見,但也沒有損失,空手回來了。

李廣這個冒失鬼,跑得快、運氣也好,撞上了匈奴大股部隊,沒打過,李廣自個兒也被抓了。

但是身爲騎射高手,李廣被抓後,玩出了極限操作。

李廣原來當邊郡太守,威名在外,匈奴人都怕他敬他,稱他爲飛將軍。軍臣單于一直有交代,如果遇到李廣,一定要捉活的。

這時候,匈奴大軍看漢軍所剩無幾,就要活捉李廣。然後,飛箭長了眼,李廣保了命,只受了點輕傷,然後做了俘虜。

單于大軍帶着李廣往回走,把李廣用網兜兜着放在兩匹馬中間抬着走,走了十餘里,李廣假裝傷重而死。

負責押送他的匈奴士兵放鬆了警惕,而李廣早瞄上了其中一人騎了一匹好馬,於是找準機會突然跳起,控制匈奴小兵、奪弓、鞭馬難逃一氣呵成。

匈奴反應過來,派兵追了十餘里,李廣馬快,射箭又射的準,就沒追上。

公孫敖也遇到了匈奴的主力軍,結局比李廣稍好點,帶領的士兵戰死了七千餘人,其餘的四散逃歸,公孫敖也抄小道跑了回來。

衛青呢?出塞後也沒遇到匈奴軍隊,但他決定冒個險。他打聽到了匈奴蘢城的所在,帶兵直撲蘢城。

蘢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但當時大軍外出,只有少量匈奴士兵留守。

這是一場過程索然無味的戰鬥。一萬騎對一千騎,碾壓!

戰罷,除了少數匈奴人逃跑外,衛青清點戰果,斬首七百人

之後,衛青沒有戀戰。這是他第一次出塞,他已經相對其他人深入較遠,於是他迅速回軍,避開了可能的匈奴大軍的復仇。

就這樣,漢武帝繼位後,對帝國將領們的第二次大考結束了。

公孫賀無功無罪。公孫敖和李廣,按律當斬,花錢贖罪,貶爲庶人。

只有衛青,通過果決的判斷與迅速的推進,成功爲漢軍創造了一次多打少機會,直接端掉了匈奴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巢穴之一。

雖然僅僅斬首七百餘人,但如此脆勝,漢興以來未之有也。

而漢武帝大概也找到了那個能夠橫掃北境的名將:越境深入,必得衛青這樣的運動戰高手

當然了,僅此一戰,有理由認可司馬遷所說的“有天幸”,但如果他接下來每一次都贏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