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创业便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其本身是一场激发个人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的革命! 从战国时期的钢铁大王卓氏,到近代的民船大亨卢作孚,他们都用独特的商业思维创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创业绝非贪前代之利,而行本代之功。 古代学子多以“入仕做官”作为创立家业的门匾(真正步入仕途,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大考试形式,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每位学子都有官场之缘。 古代科举现场 许多学子,由于考试的失误,造成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名落孙山而一蹶不振。 明朝末年,来自浙江兰溪的李渔赴杭州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此前参加童试选拔,夺得秀才),却名落孙山。第二次赶考,由于清军大举入关,社会秩序的动荡,折返兰溪。 李渔面对遥不可及的仕途之路,国家也处于风雨飘摇的战乱中,无奈叹息。他毅然退出科举入仕,开始自己的创业人生。(李渔家世代经商,家境优厚,拥有创业的实力。但其父逝后,家道中落) 李渔行书七言律诗扇面第一次创业(撰写小说)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新兴的文化产品必要满足消费市场广阔的底层民众。小说作为通俗读本极大丰富了市民阶层的内在文化需求! 对于李渔来说,撰写小说是最为直接的创业形式,也表明他对传统仕途科举的失望。李渔年幼之时,便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为他撰写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公元1651年,接受屈辱“剃发令”后的李渔携全家从兰溪搬至杭州城郊,李渔发现杭州算是东南边隅的大城市。(南宋时期,杭州作为都城,人口百万,拥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及经济、文化基础实力),繁华的都市必然需要大量文学、戏剧产业供给市民阶层消费。 李渔全家迁移路线 李渔为保障全家的基本生活条件,即以小说作为创业主线。在封建社会,没有现今发达的网络传播媒介,小说网站更是没有。那么,李渔的小说创作,从写文、编排、印刷、宣传、发售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无非对于小说的成册印刷需要民间印刷机构完成! 李渔取之笔名为“湖上笠翁”,正式踏上小说之途。为何李渔要以“湖上笠翁”为笔名呢? 从个人理解来说,李渔本是明朝子民。自名“湖上笠翁”,表达对清王朝统治环境的主动隔绝。“湖上”暗指李渔内心依然以明朝为宗,即具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 李渔先后写下《连城壁》、《十二楼》两部短篇小说,以传递精细的世俗文化价值观为主,迅速在杭州城区及乡野获得大批消费群体。 木版活字印刷术 《连城壁》全文以市井人情的日常生活状态,突出惩恶扬善的道德法律规范。实质上,反映清廷统治下的民众生活状态,也带有对前朝的怀念!

据《史记·封掸书》记载:皇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十二楼》其为李渔自身的人生遭遇改编而成(类似曹雪芹家道中落后撰写《红楼梦》),人物情节与明末清初的社会变迁,以楼阁作为故事主题场所。表现底层民众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乐观! 两部小说问世以后,拥有极强的世俗性,受到市民阶层的追捧,李渔的家庭开支也得到缓解。从小说题材的迎合大众消费文化,注定李渔的小说创业是成功的。 李渔塑像

第二次创业(撰写戏文剧本)

从宋代开始,戏曲文学受酒肆业的发展,逐渐在坊间扩大文化及商业影响力。从某种程度来说,戏曲文学由于生动的舞台演绎性和台词通俗性,更能直观反映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渔开始专攻戏文剧本的创作,从商业目的来说,李渔借以小说的文学造诣嫁接到戏剧,从而实现个人商业价值的变现。 从生活层面来说,需要满足庞大的家庭生活开支。杭州在清朝也算首屈一指的一线城市,城市房价、物价的升高,导致李渔放弃与汤显祖相合适的高雅戏剧路线,而是创作易被大众接受的“新”戏剧文化! 传达通俗文化的戏曲 李渔的戏剧作品都以“喜”作为情感轴线,从《奈何天》到《风筝误》,从《比目鱼》到《怜香半》,多幅作品都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氛围。在极度压抑的封建社会,喜剧元素的戏剧作品,有利于缓解民众紧张的生活压力,提高底层民众的生活幸福感。 其中,《风筝误》的单日剧场上座率高达100%,李渔由此成为清初炙手可热的戏剧作家! 所谓人红是非多,正是由于李渔的小说拥有极强的社会亲和力。在南京、杭州等地都出现了大量盗版书籍,李渔的戏剧唱本、小说文本的公开化导致不法书商滥用其笔名进行市场欺骗售卖,非正规的商业手段导致李渔的作品版权受到挑衅。 戏曲(风筝误) 李渔向当地官府提交罪状,控诉不法书商的侵权。同时,他亲自组织人马赴各大出版书商直接对峙,以此形成双重压力,保护自己的作品著作权! 对于身在封建时代的李渔来说,一纸诉状并没有受到当权者重视,也暴露出“知识产权”没有在此形成有法律保护的明确机制。 李渔得知盗版书籍在南京犹为泛滥,为保护版权利益,他索性携全家由杭州迁至南京。李渔的迁居之举实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渔家二次迁移路线 既然南京的盗版书籍泛滥,那么必然有庞大的书籍粉丝(即用户群体)。在南京出新作必然受粉丝争相购买,书册的盈利收入必然不受盗版的大规模节制。(李渔的目的很简单,使个人商业价值占据南京的书籍市场容量) 正是由于李渔正确的商业策略,南京出版的通俗读物多被售罄,李渔也多次蝉联“全国富豪写作榜第一”。

清代学者徐增在《刻元气集例》中写道:吴门刻宋字者,每刻一百字,连写于版,计白银七分五厘。有圈者,以三圈当一字。每一页字与圈,约有四百字,该白银三钱。

以史来看,清初的刻书费用还是比较昂贵,即40篇幅的书,印刷成本价为16两白银。以现代米价购买力计算,16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716元,对于底层的市民阶级来说,书籍价格远远大于本身的经济实力! 清代刻书作品 那么,李渔作品盗版的猖獗是否和书本昂贵的价格有关。对于戏曲作唱来说,民众只需几钱便能享受一场文化盛宴。而李渔在南京发售的新书很有可能是通过民间小作坊进行作品印刷,从而降低成本,控制市场价,保证通俗文学作品在市民阶层的流通。(即单纯的个人商业行为)

创业之余,享受生活

李渔在写作剧本、小说上获得极高的市场收入后,他特意为家人在南京置办了一所庄园别墅,并聘请工匠在别墅后院打造山石泉湖加以装饰。 由于李渔本身的戏剧名气,私人戏班很快在园内组建,并邀请家人鉴赏戏剧,极大丰富家庭成员的业余生活,也表明李渔对世俗生活的向往。通过戏班的全国巡演,名声很快向西南、华北、华中等地远播。 李渔始建的芥子园 李渔从而成为清初著名的文学、戏曲作家,喜剧的独特视角,甚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的称号。

反思

从公元1639年的乡试落榜考生,在乱世之中浮浮沉沉,一跃成为文学、戏曲的社会名流。李渔以自己的为人哲学和处世态度,将“条条大路通罗马”发挥到极致。(即所谓的“仕场”失意,“商场”得意)。

从中慰藉当代学子,找准自我的兴趣、能力定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