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介祺藏 千秋萬世文字磚

2000多年前的春秋中葉,就有了對磚瓦的歌詠,到了西漢時期,厚葬風氣興起,空心磚墓廣爲流行;大型建築普遍用磚鋪地。隨即出現的形制多樣、內容豐富的畫像磚,不同書體、風格多樣的文字磚,皆精美絕倫,豐富多彩。

作爲清代收藏大家,陳介祺收藏的古磚,特色鮮明。

有關數據顯示,他收藏古磚326種:出土地,以山東濰縣、掖縣、蓬萊等陳氏故鄉爲主,也有陝西、河北、河南南陽等地所出,但數量較少;時間,以漢魏、南北朝爲主,也有唐宋磚,但數量較少;內容,以文字磚爲主,圖案磚和畫像磚比較少。

紀年磚

元和三年磚

尺寸:7.5×32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元和三年”,東漢元和三年(86)。

永元六年磚

尺寸:6.5×31cm

說明:陽文,隸書:“永元六年太歲在午”,東漢永元六年(94)。

永元十一年磚

尺寸:17×7cm

說明:陽文,隸書:“永元十一【年】 ”,“【歲】在己亥八月七日”,下殘。東漢永元十一年(99)八月七日。

嘉平元年磚

尺寸:19×5cm

說明:陽文,隸書:“嘉平元年十月壬 ”,三國魏嘉平元年(249)十月。山東掖縣出土。

嘉平六年磚

尺寸:15.5×5cm

說明:陽文,隸書:“【嘉】平六年”,三國魏嘉平六年(254)。

甘露二年磚

尺寸:拓四面,11×4.5cm,11×11cm,11×4.5cm×2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甘露二年九月”,三國魏甘露二年(257)九月。山東濰縣出土。

甘露三年磚

尺寸:拓二面,28.5×6cm,13×16cm

說明:陽文,隸書:“甘露三年八月丁亥”,三國魏甘露三年(258)八月二十五日。山東濰縣出土。

鹹熙二年磚

尺寸:9×5cm

說明:陽文,隸書:“ 鹹熙二年九月”,三國魏 鹹熙二年(265)九月。

泰始三年磚

尺寸: 拓二面,23×6.5cm,12.5×6.5cm

說明:陽文,隸書:“泰始三年”,西晉泰始三年(267)。

泰始十年磚

尺寸:23×4.5cm

說明:陽文,隸書:“泰始十年”,西晉泰始十年(274)。

太康六年磚

尺寸:26×4.5cm

說明:陽文,隸書:“太康六年八月一日丁巳”,西晉太康六年(285)八月一日。(太康六年八月乙卯朔, 丁巳爲三日。)

元康元年磚

尺寸:28.5×6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晉元康元歲在辛亥”,西晉太康元年(291)。山東掖縣出土。

元康五年磚

尺寸:27.5×6cm

說明:陽文,隸書:“晉故元康五年口君”,西晉元康五年(295)。

元嘉元年磚

尺寸:27×5cm

說明:陽文,隸書:“元嘉元年八口作”,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八月。

元嘉十七年磚

尺寸:15×5cm

說明:陽文,隸書:“元嘉十七年”,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

元嘉廿年磚

尺寸:11.5×5.5cm

說明:陽文,隸書:“嘉廿年”,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山東濰縣出土。

大明五年磚

尺寸:拓二面,14.5×5.5cm,13.5×5cm

說明:陽文,隸書:“大明五年”,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山東濰縣出土。

泰和十年磚

尺寸:34×5cm

說明:陽文,隸書:“【泰】和十年八月丙【寅】廿三日丁酉口作”,北魏太和十年(486)。(丁酉與干支不合,姑錄之存疑。)

太和十六年磚

尺寸:26.5×6cm

說明:陽文,隸書:北魏太和十六年(492)

文字漢磚反映了漢代下層社會的信息和民間書法的真實狀態,也反映了漢代下層社會的信息和民間書法的真實狀態,與漢代碑刻、簡牘、璽印、銅銘、瓦當、陶器等同時期不同載體上面的文字一起構成了整個漢代書法史,是研究漢字形體演變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作爲漢代民間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漢代磚文代表着下層社會的書寫風氣,在書體和筆法的演變中發生着重要作用。

紀事磚

李氏磚

尺寸:21×5cm(左)

說明:陽文,隸書:“正始二年九月口”。三國魏正始二年(241)九月。

合氏磚

尺寸:17×6cm

說明:陽文,隸書:雙行字“晉咸寧四年合氏造泰歲在戊戌”,西晉咸寧四年(278)。

合君妻墓磚

尺寸:17×5.8cm

說明:陽文,隸書:雙行字“陳郡太守淮南成德閤府君夫人之槨也”,西晉咸寧四年(278)。

王道和磚

尺寸:27×4.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正始三年黔陬王道和”,三國魏正始三年(242)。

任氏磚

尺寸:30.5×6cm

說明:陽文,隸書:“咸寧元年八月任氏造”,西晉咸寧元年(275)八月造。

黔陬王從事磚

尺寸:25×6cm

說明:陽文,隸書:“晉故太康八年八月一日口城陽黔陬王從事口口”,西晉太康八年(287)八月一日。

劉氏磚

尺寸:28.5×4.5cm

說明:陽文,隸書:“平原劉氏大吉宋元嘉廿年造”,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

孫君磚

尺寸:拓二面,30×6cm ×2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元嘉廿年孫君造”,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山東掖縣出土。

孫敬口磚

尺寸:拓二面,17.5×4.5cm,1 0.5×4.8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孫敬口”、“太和十一年”,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山東濰縣出土。

時叵棠磚

尺寸:27×5cm

說明:陽文,隸書:“此人時叵棠作”。

達將軍磚

尺寸:27.2×5.5cm

說明:陽文,隸書:“晉故達將軍”。晉(265—420)。山東掖縣出土。

東鄉氏磚

尺寸:28×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東鄉氏”

王君磚

尺寸: 拓二面,26.8×5.5cm,27×5.8cm

說明:陽文,隸書:“晉故膠東令王君”,晉(265—420)。山東濰縣出土。

邴氏磚

尺寸:10.5×4.5cm

說明:陽文,隸書,漢(前206—220)。

王公磚

尺寸:拓二面,28×5.5cm,14 ×5cm

說明:陽文,隸書:殘存“太原王公”、“王氏”。

徐仲明磚

尺寸:34×5.5cm

說明:陽文,隸書:“徐仲明槨”,漢(前206—220)。

呂父磚

尺寸:20×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

慄敬磚

尺寸: 拓二面,27.5×5.5cm,13×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漢(前206—220)。

徐士秋磚

尺寸:19.5×5.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徐士秋年廿”。

程大利磚

尺寸:12×14cm

說明:陽文,篆書,漢(前206—220)。

桓公墓磚

尺寸: 拓二面,12×5cm,14×5cm

說明:陽文,隸書。山東濰縣出土。

費其氏磚

尺寸:拓二面,13×5cm,18.5×5cm

說明:陽文,反文隸書:“費其氏好”。

張公墓磚

尺寸:拓二面,12.5×5.5cm,14×5.5cm

說明:陽文,隸書。山東濰縣出土

題簽:出濰邑旺流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