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我國寧波的一位小夥勵行根,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打破了這一壟斷,當時因爲受到美國技術的封鎖,我國在購買密封件的時候白白損失了好幾億,所以勵行根立志要將這項技術攻克下來,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做到,後來他帶領着自己的團隊,經過無數個日夜,最終成功研製出了合格的C形密封環,並且經過多次試驗驗證,國產密封環毫無破損,並且沒有出現變形的情況,完全符合使用標準。不過各國在看到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對於核電站的建設更加小心起來,尤其是密封環這一核心零部件的使用,它對於密封核原料壓力容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技術被美國整整壟斷了50年,而我國在建設核電站的時候,因爲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生產該部件,只能向美國求購,根據相關報道稱,一個直徑爲4米的密封環就要賣15萬元,而一個核反應堆所需要用到的密封環大概爲3000多個,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早些時候,因爲我國的底子薄弱,所以在一些領域的發展上存在短板,美國當時爲了防止被人超越自己,經常會對別國進行技術封鎖,但是這也並沒有阻擋我國前進的步伐,現如今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國對於核能技術的利用也越來越重視。人類早在二戰的時候就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對於核能的利用也逐漸重視起來,但是核能利用必須小心謹慎纔行。人類爲了充分利用核能,將其用於發電,來滿足國內的用電需求。
不過各國在看到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對於核電站的建設更加小心起來,尤其是密封環這一核心零部件的使用,它對於密封核原料壓力容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技術被美國整整壟斷了50年,而我國在建設核電站的時候,因爲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生產該部件,只能向美國求購,根據相關報道稱,一個直徑爲4米的密封環就要賣15萬元,而一個核反應堆所需要用到的密封環大概爲3000多個,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後來我國寧波的一位小夥勵行根,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打破了這一壟斷,當時因爲受到美國技術的封鎖,我國在購買密封件的時候白白損失了好幾億,所以勵行根立志要將這項技術攻克下來,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做到,後來他帶領着自己的團隊,經過無數個日夜,最終成功研製出了合格的C形密封環,並且經過多次試驗驗證,國產密封環毫無破損,並且沒有出現變形的情況,完全符合使用標準。
當我們國產的C形密封環正式上線之後,美國的市場受到了衝擊,所以有些美國企業想要高價收購,即使從最開始的1億美元漲到了6億,勵行根也不爲所動。他稱這項技術只賣給自己的祖國,美國即使出再多的錢也不賣,最終他以3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國家,爲祖國節省了大筆的開支,對此他感到很自豪,他本人因爲貢獻突出而入圍國家工程院士候選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