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從代差明顯到迎頭趕上

連日來,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上,殲-20編隊的首次掛彈開倉,殲-10B的“落葉飄”“眼鏡蛇機動”引發觀衆和網友的驚歎、歡呼、尖叫……

從第一屆中國航展開始,羊城晚報記者就跟蹤記錄這個盛會。從一次次新機型的亮相到一屆屆航展規模的擴大,無不展示着人民空軍取得的長足進步,無不展現了大國的自信、自豪。

航展創立之初 中國還沒有三代機

時間拉回到第一、二屆中國航展,當時觀衆們的歡呼、驚歎大多是獻給國外參展飛機的。1996年第一屆中國航展時,中國的明星飛機是二代機殲8Ⅱ、殲7M,它們在外觀上遠不如蘇27漂亮,當蘇-27的“尾衝”“眼鏡蛇機動”折服觀衆時,殲-8Ⅱ、殲-7M因飛機的機動性能差,轉彎半徑大,轉個彎要從觀衆眼中消失老半天,讓人望眼欲穿。

軍事評論員劉子軍說:“1996年到1998年前後西方世界的主戰飛機是幻影2000、F-15、F-16及俄羅斯的蘇-27等三代機,美國四代機F-22已經試飛了,而當時中國的三代機幾乎是空白。無論殲-8Ⅱ還是殲7M原型都是米格-21,那還是上世紀50年代初蘇聯的技術。”

2008年對中國航展來說是個轉折點。在第七屆中國航展上,殲-10、“梟龍”“新飛豹”聯袂亮相,這意味着中國的重型戰鬥機、輕型戰鬥機、對地攻擊機已全面進入三代機時代。在航展上,“新飛豹”總設計師唐長紅很自豪地說:“‘新飛豹’從設計到建造,每一個零部件完完全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從機身、發動機到機載系統都實現了國產化。‘新飛豹’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已經趕上了世界先進戰機的水平,走在第三代戰機前列,將中國戰機的性能和戰鬥力提升了整整一代。”

高性能戰機 近年來“井噴”

此後,中國航空技術的進步一發不可收,從2014年的第十屆中國航展開始,四代隱身機殲-31、殲-20及運-20、直-20先後在航展亮相。劉子軍看得更深一點:“這次參加航展的殲20是一線部隊的,不是驗證機,而且編隊飛行了,這說明殲20的質量非常可靠,四代戰機的訓練大綱及一整套東西已成熟了。”

在本屆中國航展上,羊城晚報記者強烈感受到中國的科技進步之快、之廣。殲-10B在空中瀟灑、靈活的“落葉飄”“眼鏡蛇機動”證明它的“心臟”——國產發動機已經突破了技術及材料的瓶頸,可與蘇35的AL-41F1S發動機比肩。深圳光啓的隱身技術解決方案已在空軍、海軍、火箭軍等多個重點型號上應用,並且實現了隱身、傳感、結構、承載一體化,隱身性提升10-100倍的同時,重量降低50%,並從根本上解決了隱身塗料維護困難的問題。

與過去新式武器總是藏着掖着不同,近幾年“新傢伙”頻頻亮相中國航展。劉子軍說:“這說明中國軍工實力強了,有更好的產品,在軍事透明化、軍工體系方面更加自信了。”自信的背後是綜合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中國航展展現的科技進步是向改革開放40年最好的獻禮。

羊城晚報記者 林丹 攝影 湯銘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