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参与戊戌变法的官员无一不受到牵连,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维新派视为卖国贼,只能持观望态度,但事实上李鸿章是支持变法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曾暗中帮助康有为等维新份子,逃离京城。李鸿章的态度和做法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慈禧所知,戊戌变法失败后,自然不可能被朝廷重用,还得受到慈禧的报复。

晚清时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堪,清政府的腐败日益明显,朝堂之争使得百姓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朝堂里的官员每天忧心忡忡,既担心洋人什么时候再打过来,又担心是否会无意间得罪老佛爷,丢掉乌纱帽,鲜有人关心民间疾苦,令人气愤而又无奈。

朝堂每天都在变,本应权利最大的皇帝都被关了起来,朝廷重臣一旦得罪慈禧,没有锒铛入狱已是幸运,更不用说是能够东山再起了。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同情并且暗中帮助慈禧最为厌恶的维新党而被投置闲散,却能在年近八十之际东山再起,不得不令人叹服,他就是晚清时期备受争议的李鸿章。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参与戊戌变法的官员无一不受到牵连,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维新派视为卖国贼,只能持观望态度,但事实上李鸿章是支持变法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曾暗中帮助康有为等维新份子,逃离京城。

李鸿章的态度和做法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慈禧所知,戊戌变法失败后,自然不可能被朝廷重用,还得受到慈禧的报复。1898年,黄河泛滥,河堤决口,数十县都被淹没,慈禧下令七十五岁的李鸿章前往山东勘探河工。黄河决堤问题存在已久,就算派出青壮官员都难以吃这等苦,更不用说是年迈的李鸿章了,此等操作显然就是为了惩戒李鸿章。

年迈的李鸿章刚到山东确实难以忍受严冬的折磨,遂上书请求朝廷另选他人,但慈禧此举就是为了惩戒李鸿章,哪能轻易改变,并没有批准,李鸿章只好拖着年迈的身体继续完成使命。为了完成任务,李鸿章请来了比利时工程师卢发尔,并用西方科学的方法对河道进行勘测,历经四月奔波拿出了两套治理之法,但都没有被朝廷重视。相关官员一看慈禧对李鸿章的态度,并不把“李中堂”看在眼里,治理方案也被搁置一旁。

勘探河道有功的李鸿章返京后,仍没有受到重用。然而八个月后,李鸿章突然被任命“两广总督”之职,重返封建大吏之列,再度东山再起,官运沉浮看似命运捉弄,实际上确实李鸿章对时局的把控和权术之道运用的结果。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囚禁光绪皇帝,本欲除掉光绪,但西方各国并不愿光绪轻易死去,还要派出西医前来探望,民间势力更是联合华侨纷纷要求慈禧归政光绪。慈禧又想另里傀儡皇帝,把权利牢牢抓在手中,但此时的慈禧不得不窥探一下西方各国的态度,朝中自己的保守派早已跟西方交恶,思考再三,慈禧想到了李鸿章。

李鸿章看准时机,回答前来探访的荣禄:“这是国事,如果直接问西方各国意见,显然有失国体,如果让我到外地担任总督,西方各国肯定前来道贺,但时候再私下问询,既可保大清颜面,又能得知各国态度。”几天后,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

李鸿章此计一举两得,既可重获大权,又可远离宫廷权利之争。此后,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李鸿章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逢乱世,能够闯出一番名堂的人已然少数,像李鸿章这样的,更是一种传奇,虽然毁誉参半,但还是不得不令人佩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