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環境整治,甘南大地呈現一片迷人風光。資料圖片

駐村幹部夏忠平沒想到,他會被村民喊作“垃圾幹部”。

這個稱呼的由來,與三年前發生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場深刻“變革”有關。三年前,這位村幹部爲此難以釋懷,三年後,這個稱呼已成爲甘南各族幹部羣衆努力打贏環境整治攻堅戰跌宕過程中的一個見證。

位於甘肅省西南部的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段。費孝通先生說,甘南是“青藏高原的窗口”,是“藏族現代化的跳板”。

就是這個窗口和跳板,曾因長期的粗放式發展以及傳統生活習俗等原因,備受環境問題的困擾,垃圾成山、污水亂排、濫砍亂挖,原本美麗的甘南生態告急。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的觀念深入人心,全國範圍內全域旅遊的蓬勃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廣泛實施,使甘南人意識到,改善甘南生態環境的任務已十分迫切,必須下大力氣破除頑疾,一場史無前例的“綠色革命”席捲而來。

有改變纔有未來

2015年5月,甘南州委州政府正式啓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發出了“視線之內無垃圾”的號召。

“開玩笑吧!”“怎麼可能?”從幹部到民衆,多數人心裏對這場即將到來的鉅變,或不在意,或在心裏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2015年5月5日,甘南州委在州府合作市中心的露天廣場上,召集千人環境整治動員大會,州委書記俞成輝語氣急促:“甘南州本就自然條件嚴酷,對外發展上矮人一等、短人一籌。如果再不把環境整治好,我們憑什麼去吸引投資、靠什麼去推動發展?”滿滿一廣場的人,聽着州委書記振聾發聵的號召:“我們必須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這場攻堅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不僅將改變甘南的城鄉面貌,而且很大程度上決定着甘南的未來!”

事後,合作市堅木克爾街道幹部馬志明說,在那場大會上,我們打一場環境整治攻堅戰的鬥志被點燃了!

各級幹部們率先行動起來了,他們身體力行,每週帶頭走街入戶撿垃圾打掃衛生。

這時,前頭提到的一幕發生了,駐村幹部夏忠平帶頭上街撿垃圾時,村民們說:“現在幹部都沒事兒幹了,整天撿垃圾,撿垃圾的幹部就是"垃圾幹部"!”

還有村幹部在村民家裏擦窗玻璃,村民坐在椅子上抽菸玩手機:“你是幹部嘛,你來給我打掃是應該的。”現在這位村民回想起當時的心態,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但最初,長久以來養成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要求百姓養成新的衛生習慣難度可想而知。

“不難就不叫革命了!”主抓這項工作的甘南州住建局局長扎西才讓和他們的同事越挫越勇。他們制定詳細的路徑和規劃,多角度同時推進發力。很快,《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標準》《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督查考評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分片到單位,責任落實到個人,“一把手負責制”、“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報”等制度多管齊下,變革在逆境中順利推進。

有衛生纔有尊嚴

對甘南村民的居住環境,有人這樣開玩笑:“一樓是畜牧局、二樓是人事局、三樓是糧食局。”這種說法源自村民一樓養牲畜、二樓住人、三樓放糧食的住宅格局。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了許多居住環境衛生問題,居所內氣味混雜,蚊蠅很多。

2015年,甘南開始以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爲突破口,集中整治鄉村人居環境。州縣兩級政府整合發改、住建、扶貧等各類涉農項目資金打包使用。在鄉村開啓人的居住環境和牲畜養殖分離工程,將牲畜集中到養殖場統一管理,並且硬化路面,通自來水、通下水道、建起沖水廁所和浴室。

拉咱村村民灑老給記者看了他家的洗澡間:“這個好着呢,4個燈一開就熱了。這個方便得很,舒服得很。”甘肅人喜歡說“好着呢”,一句“好着呢”,是對生態文明小康村和衛生環境整治工程的最大肯定。

大紹瑪村村民當子加現在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整個人看着也很有精神。每個週二、週五他會跟着村幹部一起打掃全村衛生。當子加說:“誰說農民就代表着髒?我們要有尊嚴地生活。”

三年來,甘南已建設了1003座生態文明小康村。街道整潔、院落精緻,甘南的鄉村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傳統民族村落裏漸漸有了現代化的味道,綠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一次,州委一位領導和家人在一片草原上搭帳篷度假,產生的垃圾還沒來得及馬上清理,就被環保意識極強的村民“抓了現行”。領導一家馬上按村民要求收拾起垃圾並打掃乾淨。事後,這件事被有些戲謔地傳播開來,這位領導卻非常願意成爲被羣衆監督的對象。甘南人的生態觀念已變被動爲自發自覺。

乾淨之上纔有風景

環境改善帶來的影響還在朝更深遠的方向延伸。

甘南地理風貌多樣,景觀衆多,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本應是旅遊勝地,旅遊業發展卻長期受到限制。草原豐美,綠色之中卻夾雜着白色污染,實在是大煞風景。

“不打掃房屋怎麼請客?”州委書記俞成輝給大家擺事實講道理,“乾淨之上纔有風景。”

“視線內無垃圾”,一句說起來簡單的話,實現起來卻不容易。難以置信的是,記者在幾天的採訪過程中走過了甘南合作、臨潭、卓尼等地,行程數百公里,視野內幾乎未見到散落的垃圾。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全域旅遊無垃圾,甘南人說到做到了。

旅遊天堂呈現了它本該有的樣子,遊客便紛至沓來。去年已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超過千萬人次。

臨潭縣冶力關鎮的鴻福農家樂已經營業十幾年了,老闆王萬壽說,近幾年生意越來越好,年收入已經從幾萬元達到20多萬元。一家6口人,女兒負責做飯,有時10歲的外孫女放學後也興致勃勃地跑來幫忙上菜。問起老王生意興隆的祕方,他興奮地說一要衛生,二要實在,一盤手抓肉要裝得滿到快溢出來。老王又想了想,說最關鍵的,還是要遊客多。去年老王蓋起了新房子,牀位已達到近百個。老王覺得,建設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是一項以一頂十的做法,值。

八角鄉廟花村的錦芳客棧在旅遊旺季也是日日客滿,老闆娘馮錦芳做菜好喫,把屋裏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廟花村的幾十戶農家樂和公司合作,進行了全新的包裝升級,咖啡酒吧一應俱全。山村裏的旅遊經濟已經邁出了初步的產業化步伐。馮錦芳感慨:“我現在是明白了,綠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銀山。”

甘南人努力守護的這片純淨天地,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匯中挺起了一座生態脊樑。

(本報記者 尚文超 宋喜羣)

作者:尚文超 宋喜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