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新入职护士 冯倩倩

转眼间,从护理部老师庄严授帽到临床科室轮转已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慢慢懂得了那顶白色燕尾帽所承载的责任和信任!

他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位病人很年轻,仅仅40岁,急性心梗入院,病情危重。医生建议立即开通血管,就是做造影放支架。可能是由于医学知识缺乏,医生讲的疾病知识不太理解。而且有点传统思想:他总觉得在身体里放入一件不属于自己身体的东西,很别扭!一直坚持保守治疗,对放支架很抵触,住院期间情绪也不是很稳定。每次,医生抱着为他负责任的为了他的生命安全,一次次找了他和他家属谈话,每次都是无功而返!面对一次次的挫折,我们的主任和主治医师没有放弃,在他的病情有一次发作时,王璐主任又一次与他促膝谈心“你好某某,放支架真不是你想的那么恐怖,你看咱们家里的路坏了,走不通了,还知道铺铺路,架架桥,修理修理,让他重新能走人,通车,你这心血管呀,就像这路一样,现在只是堵了,我们把这路啊,给他扩修扩修,让他走的更顺畅。”这次那位患者和家属一听似乎终于有点动心了,说:“是这样吗?我听说做这个有风险。”王璐主任笑笑说:“风险都会有的,但是我们科做这个的技术很成熟,而且是我带领科室团队亲自上台的。您就不用太担心!你需要就是相信医生,配合医生就可以了。”那位患者和家属沟通一下,又去咨询了医生。最后才决定做手术放支架。那一刻,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沟通真的很重要,术后回到病房,该患者开心的说,这会儿感觉很不错,很感谢我们的医生和责任护士。之后这位患者出院之后的依从性特别好,定期按时回来复查,遵从医生的嘱咐,和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南阳医专一附院暖护在行动系列之          用心灵去沟通

其实在有关生死救命的紧要关头,真正的能有几人能做出理智的抉择呢!面对生冷的医学名词,生死攸关、医学知识匮乏、又有巨额花费、家庭经济状况、术后的受益等等都不得不考虑,要短时间内做出选择有时真的很难,既怕留下终生遗憾,有恐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既怕左邻右舍的指责,有恐遭受内心良心的谴责、、、、、这时候医护患良好的沟通会显得尤为重要,有时通俗易懂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能让患者及家属在短时间内对深奥的医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认知、简单的理解并做出最终的选择。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我深深地感受到除了自身的专业技术要过硬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的沟通能力,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会成为护患真心相待的开始,入院时多介绍一句,会让患者舒心;操作时多说明一句,会让患者放心;晨间护理时多问候一句,会让患者暖心;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会让患者有信心;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会让患者知心。在工作中我试着去关心、了解每一位患者,耐心、细心的去倾听他(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仅能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同时也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温暖了患者的心,赋予了他(她)战胜疾病的力量。在工作中用心灵守护我们的病人,学会以心换心,学会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病痛、艰辛和无奈。真正做到“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护理工作中,沟通是最多的行为,它像一座桥,桥的两岸连着你和我的心,多一份沟通就会少一份误解少一份隔阂;多一份用心的沟通,就会多一个朋友,用心灵去沟通在护理工作的路上,我一直坚持着。

南阳医专一附院暖护在行动系列之          用心灵去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