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的战争故事,后人能从其中窥探一二以前的战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的战争不比别的国家少,不论是近代防御自卫,还是古代争夺地盘,其中自然少不了战斗。古人在其中展现的智慧和故事也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今天小编就要来讲一讲智伯率大军讨伐郑国,但最后却落得败兵的结局。

众所周知,当年晋出公出逃了,这就给了智伯一个机会,他觉得这是上天给他来操控晋国政治的好时候。在此之前,他和赵襄子有过一番争斗,当年智伯率着大军来到了郑国的门口,赵襄子当时作为他的副将。在就要攻破城门的时候,智伯心想其中会不会有埋伏,于是就叫了自己的副将赵襄子进去探探路,但是赵襄子也不傻啊,傻子才会进去呢。于是他们两个滑稽的在大军面前大吵了一架,白费了一堆口舌。

其实智伯的性格就是这样的,他到处的得罪人,但是他自己不觉得他得罪过人,还觉得自己很是自来熟,其实暗中已经有了一堆潜在的敌人了。日益膨胀的他开始为所欲为了,竟敢向韩氏要土地,韩氏当然不乐意了,谁会白白的给土地你啊!但是看了看他的军队,好吧好吧,你要就拿走呗,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先。同样的手段又在魏家那里使了一遍,这样智伯就成功的和韩家和魏家结了怨,但是智伯还在开开心心的看着自己的土地。

全都宰了个遍,自然是少不了赵家啦。韩家和魏家一起跟随着智伯率领大军去进攻赵家,赵襄子没有办法,遇到这么多军队再怎么高超的武士都不好使,也只能“战略转移阵地”——溜了。溜去哪里了呢?当时的赵襄子有很多的选择,富饶又有防御措施的长子城,还有邯郸。但是他却选择了路程遥远,又要穷的晋阳。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赵襄子的父辈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了,早在晋阳做好了准备。

但是很快,智伯和魏家韩家一同追了过去,很快把晋阳围的水泄不通。但是智伯发现这块晋阳的骨头可一点都不好啃啊,人民齐心合力,众志成城,看来晋阳的城墙并没有那么的好破啊。于是他们想起了个好办法,放水!虽然水漫满了整个晋阳,但这样还是没能浇灭晋阳人民的火热斗志。这时候智伯一个家臣告诉他,韩魏两家一定会在战后和我们作对的,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接下来一个。智伯没在意还告诉了自己的友军,赵襄子这边正想着怎么策反两军呢?那边机会就来了,于是智伯成功的坑死了自己,死在自己的二货行为之中。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