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近日公佈了今年1-3月全省城市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及排名情況。據瞭解,今年1-3月,東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爲3.24,較去年同期(以下稱同比)有所改善,在全省排第18名;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佔比爲97.8%。此外,東莞的水質綜合指數爲4.8808,在全省排名第18;不過,東莞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爲-47.96%,即水質同比有所改善,變幅在全省排名第2。

1-3月,東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佔比97.8% 今年1-3月,全省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佔比(AQI達標率)爲98.9%,較2019年同期上升2.4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AQI達標率爲98.8%,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其中,東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佔比爲97.8%。 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是描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狀況的無量綱指數,它綜合考慮了O3、PM2.5、PM10、NO2、SO2、CO等六項污染物的污染情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越大,表明綜合污染程度越重。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今年1-3月,空氣質量排名前三位的是湛江、汕尾和茂名市,排名後三位的是清遠、揭陽和廣州市;東莞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爲3.24,在全省排第18名,同比下降了-16.9%,即空氣質量同比有所改善。 從污染物濃度來看,今年1-3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爲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18.8%);珠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爲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微克/立方米(27.3%)。臭氧和PM2.5作爲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別爲45.2%和29.5%。其中,東莞PM2.5的月均濃度爲29微克/立方米,PM10的月均濃度爲38微克/立方米。 東莞3個國考斷面水質改善較大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今年1-3月,187個省考斷面(包括168個地表水考覈斷面和19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中,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的是河源、珠海、肇慶市,後三位的是揭陽、汕頭、湛江市。茂名、東莞、珠海等18市水環境質量同比有所改善,湛江、河源、汕尾等3市同比有所變差。 其中,東莞的水質綜合指數爲4.8808,在全省排名第18位,名次同比上升了2位。不過,東莞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爲-47.96%,即水質同比改善,變幅在全省排名第2位。 此外,9個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中,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的斷面是:石馬河旗嶺、淡水河紫溪、深圳河河口,後三位是:練江海門灣橋閘、榕江北河龍石、茅洲河共和村。其中,東莞的3個國考斷面中,石馬河旗嶺斷面、茅洲河共和村斷面水質爲Ⅳ類,東莞運河樟村(家樂福)斷面水質爲Ⅴ類。 石馬河旗嶺、茅洲河共和村、東莞運河樟村(家樂福)等8個斷面水質同比有所改善。其中,石馬河旗嶺斷面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爲-61.57%,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爲-55.43%,東莞運河樟村(家樂福)斷面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爲-54.28%;這三個斷面的水質綜合指數變幅在9個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中排列前三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