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說週末出去玩的事情,畢竟端午就就到了,假期又來了。因爲很久不見了,我們打算約下。

後來才知道她被家長安排相親的事情,其實我這個朋友真心條件很好,性格也招人喜歡。我想追她的男生肯定很多,一定有合適的對象吧。

不是我覺得她不該相親,就是看到了我生活中,很多人其實也都一樣,於是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年齡到了,我們應該選擇相親嗎?

年齡到了,該不該選擇相親呢?

相信這個問題是當下很多人遇到過的,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發展,很多人往往不僅面臨來自工作的壓力,還面臨這男女婚姻這個壓力。

爲什麼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結婚伴侶或相處對象呢?

我認爲有幾種情況:事業緊張型、生活封閉型、自由放縱型、未計劃型

第一種事業緊張型:

這一類人往往由於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談戀愛,尤其一些高層管理人士,有時間談個對象吧陪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估計也快黃了,而且在他們內心事業肯定比戀愛重要。

爲什麼定義爲事業緊張型,就是因爲事業比戀愛更有安全感,久而久之他們已經有了一種先事業後家庭的想法,所以往往到了一定的年齡,對象還是沒有找到。

第二種生活封閉性:

其實我覺得這一類主要幾種集中在一些宅男宅女中,現在很多男生女生在走向社會之後,在面臨很多工作和其他壓力之後,他們往往變得謹慎起來。

其實在他們內心是渴望戀愛的,只是他們要求的太過完美,把自己的愛情想的和現實可能有一段距離,而且長期的封閉生活,他們慢慢形成了一種自己生活的狀態,貌似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生活狀態,他們是討厭和別人相處的。

第三種自由放縱型:

我認爲主要體現在兩類人身上,一種是被愛情傷的太深,他們在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之後,發現任何愛情都是不可能相信的,有些人可能慢慢對愛情有了一定的牴觸,在他們內心是害怕收到傷害的,在外人面前他們僞裝的不在乎的樣子,該玩就玩,但是你要是和他們真談到結婚,這些人似乎猶豫的很。

另一種人是含苞型,爲什麼把這類人放在自由放縱型裏。原因很簡單,因爲剛開始他們對於愛情是懵懂的,他們雖然看似到了一定的年齡,但是他們對於戀愛、結婚並沒有一定的概念,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戀愛是什麼,他們可能很接觸很多次戀愛機會,但是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似乎一直沒有遇到。

第四種未計劃型:

相信很多人對這中不難理解,他們思想開放,接受着高的教育思想,接觸來自不同的愛情故事,他們覺得戀愛和結婚,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結婚戀愛都沒有自己一個人過的好,這樣的愛情他們是無法接受的,他們中的更多人是不選擇結婚去捆綁自己的未來的,可以這樣說!

年齡到了,我們應該選擇相親嗎?

以上就是我認爲的很多人年齡到了,爲什麼還沒有找到結婚對象或者連個對象都沒有。不想要你上班、你學習,接觸不到,這些的確是一部分原因,但是真的原因你們相信你自己相處不到,還是拒絕主動呢?

其次,對於我們該不該接受相親。

兩種情況:一種是接受,一種是拒絕。

接受可能是我們內心需求的一種驅使,我們在受到了周圍人的影響,也收到內心需要,我們決定接受家人、朋友安排的相親,還有一種是被動接受,是因爲我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也認爲自己,是該有個人陪伴的。

年齡到了,我們應該選擇相親嗎?

但是我現在想問的是,這種自己認爲的做法是我們主動還是被動的呢?主動意味這你在接受這個信息的時候,是自願的,內心是平靜或者有喜悅的情感的。

如果你的接受是被動的,難麼你的內心絕對是糾結的,情感也會發生變化,在你情感發生變化的同時,你的心情絕對不是開心的,那麼你在接受相親或者面對那種場合你是牴觸的。

相親的產生的結果:滿意和滿意

滿意有對方滿意你不滿意》你滿意對象不滿意》對方家長滿意孩子不滿意》孩子滿意家長不滿意》你滿意對方對方滿意你但雙方家長都不滿意》......

如果這樣下去,我有一百種滿意型!

滿意不用說了,相親之後各自互不往來,微信拉黑,朋友圈屏蔽,電話刪除,要是家長再提起此事,絕對臉黑。

所以,今天想說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齡,相親不是一件壞事,但不能被動去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如果連結婚這樣的事情,你還將就,那麼,你以後的生活也在將就中度過!

記住,這不是遷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不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