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然,相比那些昏庸殘暴的君主,宋仁宗後宮的女人,或許不用擔心掉腦袋,甚至滿門抄斬,可就是這樣一個仁愛的男人,用一個丈夫的品格去評定他,真的不及格。這些,仁愛氾濫的宋仁宗,似乎並沒有去思量過,他只顧着去表達情意,卻把難題推給了兩個皇后,還有維護他帝王之尊的臣子們。

文/卿卿一諾
王凱把《清平樂》裏的宋仁宗,演繹的謙遜溫和,渾身一排品格高雅、仁愛之君的氣派,確實,作爲一個皇帝來說,宋仁宗當得起“仁君”兩個字。                                               看那些動不動直言上諫的大臣,批評起皇帝來,跟批評自己的兒子一樣理所當然,令我們這些看的人目瞪口呆:還有這麼不要命的臣子! 而他們最終能獲得的懲罰,也不過是貶斥,且還不是永不錄用,過幾年甚至幾個月,官復原職,重新被重用的大臣,比比皆是,只看范仲淹的升遷史,就可見一斑。 仁愛之君,於國來說,是民之幸,而於一個女人來說,卻未必是宜嫁的好男人。 當然,相比那些昏庸殘暴的君主,宋仁宗後宮的女人,或許不用擔心掉腦袋,甚至滿門抄斬,可就是這樣一個仁愛的男人,用一個丈夫的品格去評定他,真的不及格。 好色無擔當 已經成年的宋仁宗,少年選後時,不能選擇自己看中的美人,立了劉太后指定的郭後以後,也不能隨意寵幸後宮其他美人,他的好色之心,和他的帝王抱負一樣,都被極度壓抑着。 劉太后的去世,徹底釋放了宋仁宗的天性, 他沉緬於後宮的酒色之中,寵幸尚美人、楊美人,而兩個被寵幸的女人,對他當然軟聲細語,撒嬌親熱,曲意奉承。
這樣縱情聲色的畫面,激起了郭皇后極大的憤慨,於一個大家閨閣出來的皇后來說,太失體統,於一個不受丈夫寵愛的原配來說,是極大的羞辱。 而尚美人、楊美人卻仗着仁宗的寵愛,故意譏諷,言語激怒皇后,導致了著名的皇后掌摑皇上的事件。 在電視劇中,郭後被廢的同時,尚美人楊美人被送出宮,還真是維護宋仁宗的名聲。 實際上,郭後被廢后,尚、楊兩位美人不但沒有走,還成了後宮的專寵,宋仁宗徹底沒有了管束,日夜與兩位美人淫樂,導致身子日漸虛弱。 本就對皇帝廢后,且沉湎酒色不滿的一衆大臣,找到了清除後宮遺禍的理由,開始規勸仁宗酒色有度,注意身體。甚至搬動了小娘娘楊太后出面,勸仁宗將兩位美人遣送出宮。 前朝、後宮,甚至仁宗身邊的太監,都一起施壓的情況下,宋仁宗無可奈何的妥協了,對身邊的太監說了句:你看着辦吧! 尚、楊兩個曾受盡寵愛的美人的命運,就在宋仁宗一句“你看着辦”中被改變了,兩人在哭鬧中被強行遣送出宮。 男人的寵愛是多麼脆弱! 對這兩個進入深宮的女人來說,得到皇帝的寵愛,是她們的幸運,而最終因受寵被棄,則是因爲,她們遇到的是宋仁宗這樣功利無擔當的皇帝。 讓兩個女人去承擔自己好色的惡名,而送走她們,自己可以繼續做那個大臣們想要的明君。
這是不是和現在很多渣男的作風很像? 轟轟烈烈的愛着你,你揹負一切想要跟他共赴一生,他轉眼卻爲了前途也好,聲望也好,捨棄與你的承諾。 他寧願用一個放棄毀掉你,也不願爲了你去搏一搏,爭一爭,任由髒水潑向你,哪管你聲名被毀,從此何以爲生。 這樣的男人,如何能託付? 心軟無原則 宋仁宗的第一個皇后郭氏,最終被廢,失手打了仁宗,也只是個導火索。最終還是因爲她背後站着劉太后的身影。可以說,她其實就是仁宗和太后的鬥爭中,一個無辜的背鍋之人。 而當朝局漸漸穩定,後宮也重新冊立了曹皇后爲後,宋仁宗開始感念對郭後的懲罰太過苛刻,幾次借書信對清修中的郭後表達了情誼,郭後也是非常熱情的做出了回應。 幾番文字的纏綿中,宋仁宗終是有了迎郭後回宮的打算,他或許是出於仁愛,不忍繼續苛待郭後,可他卻不去想,他的這個決定,會毀掉多少安定。 對郭後來說,她又有了希望,她曾經是中宮皇后,如今要回去,當然不能屈辱的只做一個妃嬪,她想要以皇后之尊回宮。
對曹後來說,她光明正大的被迎娶進來,突然之間,皇帝的前妻回來了,自己如何自處?留下還是被休回家?留下是以什麼身份? 對國家來說,後宮突然出現了兩個皇后,天下出現了兩個國母。 哪怕是平常人家,第一個媳婦離婚了,又重新娶了新媳婦後,再把離婚的前妻迎回來,聽着也很荒唐啊。 這些,仁愛氾濫的宋仁宗,似乎並沒有去思量過,他只顧着去表達情意,卻把難題推給了兩個皇后,還有維護他帝王之尊的臣子們。
於是,有人出手了,郭皇后沒有等到迎她回宮的旨意就死了,一切塵埃落定! 對郭皇后來說,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帝王,只是她不幸的開始,被棄後,那個拋棄自己的帝王重新回來撩她,纔是她的催命符。原本,她可以清靜、安寧的過完後半生。 對曹皇后來說,嫁給這樣一個心軟,但是沒有原則的帝王,她的皇后之路,維護的多麼沒有尊嚴,那些虎視眈眈的各宮寵妃尚且不說,連一個廢棄多年的前皇后,也能把她的中宮之位攪得搖搖欲墜。 宋仁宗的心軟,放在現在任意一個男人身上,對他的妻子來說,都是災難,閒着沒事,回憶回憶初戀前女友,只是心裏想還不夠,還電話短信的去撩人家,前女友一哭訴,就心生動搖,想要重溫舊情。 和這樣的男人談感情,太沒有安全感! 有寵無愛 宋仁宗一生最寵張貴妃,也就是劇中的張妼晗,且是專寵多年。 這個張貴妃不止容貌出衆,且因從小被送進深宮爲婢女,非常懂得察言觀色,揣度人心。宋仁宗爲了她,做了很多越矩之事。
首先,張貴妃位分的晉封,一年之內連越五級。劇中即使是和宋仁宗青梅竹馬的苗娘子,也是在郡君的位子上待了多年,靠着懷孕才得晉封。 其次,追封先祖,此時還是張修媛的張妼晗,已經做到了光宗耀祖,她的曾祖父、祖父,甚至外祖父,都被追封,這樣的殊榮,自宋朝開國以來,也是前所未有。 最後,晉封貴妃,至此,張妼晗的人生已經走到了頂峯,這已經是皇后之下最高的位分了,何況宋仁宗還冒天下之大不韙,給張妼晗的貴妃之位,安排了只有皇后纔有的冊封典禮。 如此盛寵,張妼晗做皇后的野心,也在日益膨脹,終究,宋仁宗的寵愛已經讓她感覺到皇后寶座觸手可及。她像一個被挑起戰鬥慾望的鬥牛,一心向着皇后的位子衝刺。 這一切,宋仁宗豈會看不出,可他除了用專寵縱容她的野心,什麼都沒有爲張妼晗打算。 帝王之愛是什麼?或許,宋仁宗可以看一看他老爹,爲了讓劉娥名正言順的當上皇后,和其他宮女生下太子,放在劉娥的名下,讓劉娥成爲皇后,爲了讓劉娥在自己死後安享晚年,斷了太子和生母的緣分。 其他尚且不論,宋仁宗的皇帝老爹,對劉娥那是真愛。
宋仁宗的愛在哪裏? 他給予曹皇后的,是他唯一的養子,是一份未來的保障,而給與張妼晗的,只有眼前的榮寵。張妼晗的早亡,是不幸,因爲這份榮寵,生了念想卻無望而終。同時,她又該慶幸,她死在了宋仁宗之前,否則,這份不可一世的榮寵,不會護她一生,只會成爲的她的催命符。 這或許,可以給那些覬覦別人婚姻的女人一個警醒,這個男人或許會寵你,給你買車買房,每天甜言蜜語無限柔情,明明知道你想光明正大的做他的妻,他卻什麼都不做。 你守着的,是一份要和他共度一生的希望,他消耗的,是你此刻鮮活的青春。當青春逝去,你的未來如何,並不在他要負責的範圍內。 一份沒有未來的榮寵,要來何用?
宋仁宗這樣的男人,放在現在來說,也算是暖男一枚吧。 做初戀挺好,性情溫柔儒雅,外形也不錯,可以讓一顆少女心,在他溫和的心田裏慢慢的成長。 做前任也算及格,即使會無情負心,至少不會肆意抹黑,甚至最終會只記得你的好。只要你敬他一尺,他也不會去奪你一丈,就這樣彼此相忘就好。 可如果要選丈夫,聰明的女人,就一定要學會理智。 女人要嫁給什麼樣的男人,要學會用減法,比如,他要勇敢有擔當,面對困難時不會輕易被打倒,如果沒有,一票否決;他要幽默有智慧,纔不會讓生活沉悶無情趣,如果沒有,別再浪費時間…… 可現實中,很多女人在選擇另一半時,卻只會用加法:他對我好,就行了;他經濟條件不錯,就行了;他人老實,就行了…… 於是,一個男人,會因爲一個優點,就被放大成爲一個好丈夫。 生活豈是那麼容易被欺騙的,真相終會以一副殘忍的形象,猝不及防的出現。 和宋仁宗青梅竹馬的苗娘子,看到宋仁宗無視端莊慈愛的曹皇后,寵愛刁蠻惡毒的張貴妃時,才意識到;對宋仁宗帶着迷戀情懷進入皇宮的曹皇后,在新婚受到冷落時,才意識到。

而現實的女人們,希望我們帶着滿滿的愛走向一個男人前,就能讀懂他,是否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有擔當的大丈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