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開自由之風氣,湧現出了不少民國名媛、傑出女性,如秋瑾、何香凝等人。她們走出了偏見與世俗,與男人一樣頭頂半邊天。 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這位女中翹楚則是鄭毓秀——民國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革命家和女權運動的倡導者。
▲鄭毓秀 鄭毓秀是廣東人,這個女子身上戴上了民國時期的諸多的“第一”: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等等。 鄭毓秀,1891年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中。她的祖父鄭姚曾得到慈禧的封賜,因爲作爲大商人的鄭姚曾做好事賑濟黃河水災。而鄭毓秀的父親也曾在清朝爲官,可見,其家庭條件是非常的優渥。 鄭毓秀生活在一個相對開明的家庭裏,她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讀書學習,以及琴棋書畫樣樣都學過。而且,從小,鄭毓秀就特別有思想,或者說是在大人眼裏很叛逆。比如,她沒有纏足。在她激烈的反對下,父母只能任由她不纏足。而在父母眼裏,她更叛逆的事情還在後面!
▲鄭毓秀 叛逆“逃婚”,接受新式教育 十三年的年齡,大多數小女孩還處在懵懂時期,什麼也不懂。但是在此年紀的鄭毓秀卻不同,她得知自己的終身大事已經被內定了之後,極度憤怒。雖然對方是兩廣總督的兒子,一般人巴結還來不及。但是鄭毓秀覺得素未謀面,二人不相識,是非常荒唐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於是,鄭毓秀給男方寫信悔婚,同時離家出走。之後,她進入教會學校學習西方思想,後來又與姐姐同去日本求學,並加入了同盟會,結束了新思想的洗禮,並走上了參加革命活動的道路。 投身革命,參與暗殺活動 鄭毓秀雖然是一名嬌小的女子,當時其膽量和能力絕對是不輸於任何一位男性的。在參與革命的過程中,她做着最危險的事情,甘當刺客,去刺殺那些對革命中的敗類。 當時,廖仲愷等人交給她的任務,她都順利完成了。比如她多次爲革命黨人運送物資,傳遞信息。還曾刺殺國清廷大員,比如鄭毓秀還參與了刺殺袁世凱的準備活動,雖然隨後放棄,但是也爲此做出了精心的準備。 ▲鄭毓秀與友人 再後來,鄭毓秀他們又開始刺殺阻礙革命的清皇族宗社黨的領頭人良弼,雖然歷經艱難萬險,但是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做這樣的特別危險的事情,足見鄭毓秀的膽量之大,愛國熱情之高。 被追殺,逃亡國外 鄭毓秀出名了,被敵人列入了暗殺之列。無奈之下,鄭毓秀只好遠赴法國留學。 在法國,鄭毓秀進入了法國巴黎大學學習,經過三年的努力,她靠着驚人的能力與毅力,拿下了下了法學的博士學位,成爲了我國的第一個女博士。
▲鄭毓秀與友人 在法國,鄭毓秀他的演講博得了陣陣掌聲。她宣傳祖國,她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毅然回國,報效社會 鄭毓秀學成之後,回到了祖國。她回國後,鼓勵女性出國學習,併爲之做了努力,同時出資資助部分留學人員。 她與丈夫魏道明一起創辦了律師事務所,後來又出任上海地方審判庭庭長等職務。而她的丈夫也非常優秀,是多國大使。 1942年,魏道明成爲了駐美大使,鄭毓秀便開始協助丈夫做外交工作。
▲鄭毓秀夫婦 1943年,鄭毓秀還與宋美齡一起訪美。在此期間,她與羅斯福的夫人,杜魯門的夫人都成了好友。 後來,鄭毓秀隨丈夫去了臺灣,再後來去了美國,再後來就在巴西等地漂泊,晚年疾病纏身,思鄉情濃,過着落寂的日子。 “毓秀街”以她的名字命名 1959年,鄭毓秀因病去世,爲了紀念她,有些地方開始用她的名字來命名街道,比如南京的一條街就叫做“毓秀街”。而瀋陽、煙臺等地也有“毓秀街”這個名字。 這顯然是對的鄭毓秀的一種特殊的愛,是對她生命的一種延續,是對她的一種回報與懷念。 外孫女楊盼盼是明星
▲楊盼盼 楊盼盼,1959年出生,中國香港女演員。她是鄭毓秀的外孫女。 楊盼盼從9歲時就在影片《快劍》中客串演出,拍戲幾十年。而在《射鵰英雄傳》中,楊盼盼把穆念慈給演活了,她在海外拿了不少獎。 楊盼盼的母親古寒,曾在上海演過話劇。雖然楊盼盼不喜歡話劇,但是跟隨母親在接觸舞臺的過程中,爲她以後走上影視道路奠定了基礎。 鄭毓秀就像是古代的花木蘭一樣,“誰說女子不如男”?她用一生去追求成長與愛,她用一生去奉獻自己的正能量,她用一生詮釋着自己的愛國熱情。

(文/歷史漫談君·一江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