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三五百萬是在整個民國時期中社會發展相對較爲平穩的時間段而言,具體時期的購買力又會隨着社會生產力水平、物價水平、人民薪資等各方面影響而波動,所以結合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和人民生活狀況去看一萬大洋纔是有意義的,刻意將具體的數值與一萬大洋等同起來,不僅無法得出有價值的結論,也是對民國時代歷史理解不透徹的體現。從老百姓收入水平來看,民國時期重視教育,看重知識文化水平,所以從事腦力勞動的教師、作家、編輯等羣體的月工資一般可以達到100-200塊的水平,例如文學泰斗魯迅先生於1919年用了一年的收入即3500塊買了一套院子,年邁時工資已經漲到了一年15000塊大洋,這也足以顯現當時的高知收入之可觀,社會地位之高。

大洋是指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鑄造的帶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大頭。這種袁大頭的鑄造始於1914年,這一年,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名義頒佈了《國幣條例》和《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明文規定“元”爲一個價格單位,每枚銀元重量爲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

大洋同時也象徵着一個時代的精神,記錄着一個時代的興衰,反映着一個時代領導人的統領思想,承接着一個時代人民的辛勤汗水,是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我們經常能在歷史紀錄片中聽到“一萬大洋”這樣的字眼,甚至有些人家裏也會收藏過去時期的大洋,不少人都會好奇,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大洋的購買力

民國初年,國家的總體形勢是軍閥混戰,人民還在苦難中掙扎,各種物資都很稀缺,導致物價上漲,大洋主要就用於日常飲食消費之中,購買力也不會太高,因爲那個時代的物價比較畸形,是不能反映正常的商品價值的。


一萬大洋可能並不能使大家對大洋的購買力有較確切的認識,一塊大洋更能反映當時銀元的購買水平,那麼一塊大洋在民國時期能買到哪些東西呢?據資料顯示,一塊大洋在1912年的北京能買60斤普通大米,或者供6個人喫一頓羊肉火鍋。在1931年春天的廣州近郊能買25斤大米或20斤豆角。

在1937年夏天的成都市區能買16斤大米,或5斤豬肉,或40個雞蛋。可以看出,地域不同大洋的購買力各有千秋,與此同時隨着時間推移,物價逐漸上漲並且漲幅越來越快,一塊大洋所能換取的東西也越來越少。


從地域上看,沿江沿海地區糧價又各有差異,上海、廣州等城市的較高,大洋的購買力相對低一些,比如魯迅在北京定居時,一塊大洋能買五六十斤大米,後來去了上海,一塊大洋只能買20斤大米。從時間上看,大洋隨着糧價變貴購買力也就越來越低。

但大洋終歸屬於“值錢”的硬通貨,不論何時何地何人,只要花幾十塊,一定能買到一堆好東西。如今也仍然存在關於大洋的口頭禪和“一提大洋給人一種就很富裕”的莫名的直接感受。

一萬大洋放在今天算多少人民幣

從老百姓收入水平來看,民國時期重視教育,看重知識文化水平,所以從事腦力勞動的教師、作家、編輯等羣體的月工資一般可以達到100-200塊的水平,例如文學泰斗魯迅先生於1919年用了一年的收入即3500塊買了一套院子,年邁時工資已經漲到了一年15000塊大洋,這也足以顯現當時的高知收入之可觀,社會地位之高。


而當時主要以體力勞動爲主的工人、店員等人民的收入大概只有10-20塊,只能勉強維持家庭最低生活費用。由此看來一萬大洋對民國時期物價以及百姓收入而言不是一筆小數字,擁有一萬大洋的家庭大概處於社會中上階層,有較優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保證。

按照當時的購買力計算,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三五百萬,當年魯迅先生年邁時期的15000塊大洋也就相當於現今的150萬人民幣。


但三五百萬是在整個民國時期中社會發展相對較爲平穩的時間段而言,具體時期的購買力又會隨着社會生產力水平、物價水平、人民薪資等各方面影響而波動,所以結合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和人民生活狀況去看一萬大洋纔是有意義的,刻意將具體的數值與一萬大洋等同起來,不僅無法得出有價值的結論,也是對民國時代歷史理解不透徹的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