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文中,爲去世之人題寫輓聯至清朝民國時期達到大盛。如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有給人題輓聯的癖好,甚至在別人還在世的時候就偷偷地撰寫好了輓聯。

輓聯通常是對逝者生前事蹟的概括與評價,寄託了對逝者的追憶與哀思。在我國輓聯文化史上,孫中山先生大概創下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59歲。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停放於中央公園,先後有數十萬人前往祭悼。

據統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僅北京一地就收到了6萬副輓聯,此外全國各地紛紛舉行追悼會或悼念活動,每一場活動輓聯在幾十、幾百副不等,加上海外發來的輓聯,總計不下10萬件。一時哀榮,世所罕見,這個記錄恐怕以後都很難打破。

題送輓聯的既有志同道合的戰友,也有兵戎相見、政治目標相左的對手。這些輓聯既是題寫者文才的比拼,也是政治立場的體現。不少對聯,引經據典,頗有微言大義、褒貶互顯之意,對聯背後的寓意耐人尋味,值得反覆琢磨。

我們先看曾鼓動袁世凱稱帝的楊度題寫的輓聯:

英雄作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

自古成功有幾,正創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

楊度是晚清民國奇才,王闓運的高足,與齊白石是師兄弟關係。孫中山生前稱讚他的“才氣縱橫之士”,袁世凱稱其爲“曠代逸才”。他曾爲袁世凱稱帝四處奔走,搖旗吶喊。傳聞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臨終遺言大呼:“楊度誤我,楊度誤我”。

這副輓聯上聯讚揚孫中山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革命精神,下聯則透露出對時局艱危、百姓倒懸,痛失偉人的惋惜之情。

國民黨陣營中也題寫了不少輓聯,如林森:一人千古;千古一人;蔣介石:主義揚中外;精靈炳日月。在諸多輓聯中,北洋軍閥皖系重臣徐樹錚題寫的輓聯被時人推爲聯中第一。孫中山先生去世時,徐樹錚正在歐洲考察,他用電報發回輓聯: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上下聯各有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子路》,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上聯說治國之道根源在於一個“民先”,與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三民主義不謀而合。下聯“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是稱讚孫中山先生偉大,在辛亥革命後將大總統一職讓給袁世凱。此後,袁世凱復闢,孫中山先生領導討袁,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再無人敢稱帝王。

這副輓聯高度凝練地概括了孫中山一生的主要歷史功績。不少人對此評論:“徐氏之聯,用典精闢,含義深刻,可謂之頭籌!”遺憾的是,當年底,徐樹錚從歐洲回國不久,就被馮玉祥派人捉拿殺害了。

說到孫中山先生的輓聯,就不得不提起1916年6月6日去世的袁世凱。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聲名狼藉,加上患有重病,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去世。他死前曾自題輓聯:爲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是後悔?是遺憾?還是不甘?只有袁世凱本人心中清楚了。

袁世凱死後的輓聯數量不多,嘲諷有之、稱頌亦有之。

華夏日重光,回思締造艱難,億兆生靈應感泣;

勳名天不朽,太息受終危急,萬幾擘畫失師貲。

這是袁世凱的繼任者黎元洪題的輓聯,全是好話讚揚之語,稱讚袁世凱讓華夏重光,功績與天不朽。

在諸多挽袁聯中,還有兩副比較出名,一副是以中藥材六君子、二陳湯入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把人、事熔鑄一起,凝練概括出了洪憲之禍的起因與和袁世凱的直接死因。六君子說的是楊度爲首的六個人發起組織“籌安全”,慫恿袁世凱稱帝,袁接受他們的“勸進”稱帝,註定失敗。“二陳湯”指世凱的親信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四川將軍陳宦、湖南將軍湯薌銘。在蔡鍔將軍發起的護國運動中,他們紛紛倒戈,給袁世凱以致命的一擊。此聯概括了袁世凱 “起病”和“送命”的緣由。“六君子”與“二陳湯”又是中藥名,更有雙關之妙。

另一聯是佚名人士所題: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這副對聯張貼出去後,路人圍觀。此聯大有玄機,“千古”對“萬歲”倒還說得過去。

可“袁世凱”三個字與“中國人民”對不起來呀。話外音就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這諷刺着實夠辛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