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很多人都听过也贴过,但是却有很少人知道它的真正用法和好处。现如今阳山国医堂开馆啦,养生就在家门口,小伙伴们不妨去试试。今天就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学吴云川教授和大家一起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

1. 什么是冬病夏治?

2. 什么是三伏贴疗法?

三伏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方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三伏天时阳气和煦,是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最佳时机。

3. 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病 」是指哪些病呢?

顾名思义,就是在冬天多发或容易诱发的疾病。

呼吸系统: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等各类鼻炎,慢性鼻窦炎等;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泌尿系统:小儿遗尿等;

妇产科:痛经、产后头痛、产后伤风等证;

疼痛性病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虚寒所致的颈、腰、腿痛等;

其他:四肢寒凉怕冷、易长冻疮、免疫力低下者。

4. 儿童适合贴三伏贴吗?

儿童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气血充盛,同时皮肤吸收较成年人好,使用三伏贴的效果往往也会很明显。

三伏贴特别适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体质差容易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病证。

5. 怎么贴敷?

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

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

贴敷完毕,贴敷处需要隔 2 小时以上才可碰水。

6. 贴敷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哪些情况需特别处理?

贴敷处感觉发热,但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

贴药后皮肤出现局部有发红、灼热、刺麻痒、疼痛、起泡等,或贴敷后形成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等均属正常现象。

取下贴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

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水泡比较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如果水泡比较大,建议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

7.三伏贴有哪些禁忌人群?

禁忌人群

1.怀孕女性和哺乳期女性

2.两周岁以下儿童

3.正在生病或明显积食的孩子

4.有发烧、痰黄、咯血等症状的急、热证患者

5.心脏病、肾病、肝脏疾病患者

6.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患者

7.强过敏体质者

8.恶性肿瘤患者

9.对皮肤暂时留下痕迹、起泡很介意者

10.瘢痕体质或穴位处有皮肤溃损者

8. 不在禁忌人群之列,一定适合贴敷吗?

少部分人群,虽然不在禁忌人群之列,但是医生在查看问诊单后,发现身体状况确实不适合贴敷的,不建议贴敷。

9. 贴敷后的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贴敷后要注意:

① 整个贴敷疗程尤其是贴敷当天,尽量少食用生冷水果如西瓜、香蕉、苹果及其他非应季水果;少食用肉类及海鲜、辛辣刺激食物。最好三餐清淡。

② 如果贴敷过程中有过敏、刺痛、灼热、皮肤发红等不适,请立即停止贴敷。

③ 贴敷当天可以洗澡,但是要在贴敷完成(撕下贴敷)后 2 小时再进行;如果局部有过敏的患者,还请及时就医。

小伙伴们有不舒服的,赶快抓住这个养生好时机哦。

阳山国医堂邀请吴云川教授现场指导,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