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在李玩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青春是脆弱的,青春期的我们不知道长大以后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但是父母却总是以他们的想法来加以干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美名其曰自己走的路比你吃的盐都多,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好,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成长为大人之后早就被社会同化了,又怎么会有青春期时候的想法呢。李玩,是一个父母离异,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隔代之间的差距使他们缺乏沟通,而李玩就是在一个充满着冰冷和孤独的世界里长大的,她也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陪伴她,但这份父爱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缺失了,可笑的是在李玩不在期望这份父爱的时候,父亲却出现了,并对她的生活加以干涉,理由则是“父爱”。

青春,在大都数人们的脑海里是肆意的,但这些都是别人的青春,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记得自己的青春呢。

越是长大,越是喜欢看青春影片,因为长大以后的世界都会变得小心翼翼,只有青春才会肆无忌惮,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狗十三》,讲述的就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影片,比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面的肆意,《狗十三》更多的是青春里的迷茫和压抑,但不得不说这是最接近中国家庭的青春期教育,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

《狗十三》,片名里的两个关键点,狗和一个十三岁的少女李玩,狗作为影片中的引子,一开始就把电影的格调奠定为压抑的氛围。即使是在喜欢安静的人,也难以忍受长时间的孤独,而宠物就成了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玩伴,他们会把在人类身上忽略的情感交流寄托在宠物的身上,而导演把这种感情放在了孩子身上并放大,让观众随着他的情绪来一起观看影片。

李玩,是一个父母离异,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隔代之间的差距使他们缺乏沟通,而李玩就是在一个充满着冰冷和孤独的世界里长大的,她也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陪伴她,但这份父爱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缺失了,可笑的是在李玩不在期望这份父爱的时候,父亲却出现了,并对她的生活加以干涉,理由则是“父爱”。

这种亲情其实就是一种软暴力,为了让李玩快速的长大,她的父亲不惜在她还小的时候就让她进入到了大人们的虚伪世界,本该是肆无忌惮的年龄,却不得不去面对充斥着虚伪面孔的酒桌文化,到最后把李玩变成了第二个他。

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在李玩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青春是脆弱的,青春期的我们不知道长大以后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但是父母却总是以他们的想法来加以干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美名其曰自己走的路比你吃的盐都多,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好,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成长为大人之后早就被社会同化了,又怎么会有青春期时候的想法呢。对于这部电影,看得懂的都是经历过这种教育的人,看不懂的只能说你很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