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成功的當屬新藝城,新藝城的前身是奮鬥電影公司,由麥嘉、黃百鳴、石天等人在1979年共同創辦。德寶公司雖然在90年代就落幕,可是洪金寶在香港動作電影的地位一直延續至今,即使年齡越來越大,洪金寶仍舊是各大電影節中動作設計獎的常客。

在華語電影圈,只要說起70年代到新世紀的香港電影,影迷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歎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代。 現在的娛樂圈湧現了很多演而優則導的新秀,可是能拿出手的作品其實寥寥無幾,相比之下,香港電影騰飛時期的那些電影大咖纔是演而優則導的榜樣。 麥嘉 要說80年代最火的光頭,非麥嘉莫屬。 從《鬼馬智多星》開始,麥嘉就走向了作爲演員的快車道。隨後《最佳拍檔》系列、《搭錯車》、《最佳福星》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進一步奠定了他在80年代“喜劇之王”的寶座。 麥嘉是個名副其實的高材生,早年他是一位工程師就職於紐約電話公司。而後才進入紐約大學電影系,進而又在紐約大學美術系學習,那時的他還是長髮披肩。 回國後事業重心直撲電影行業,電影公司老闆成爲了他的主要身份,曾經曇花一現的先鋒、嘉寶等電影公司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最成功的當屬新藝城,新藝城的前身是奮鬥電影公司,由麥嘉、黃百鳴、石天等人在1979年共同創辦。在得到雷覺坤賞識後,奮鬥公司投入了金公主旗下,逐漸發展成爲和邵氏抗衡的電影公司巨頭。 新藝城在1991年走到了盡頭,麥嘉也隨之退圈。那年周星馳剛剛崛起,他們合作的《情聖》就像一根喜劇界大佬的接力棒,傳到了周星馳手上。 黃百鳴 新藝城的另一位大功臣,是黃百鳴。 在創辦奮鬥電影公司之前,黃百鳴做過播音員、編劇、導演、演員,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才華在於編劇。在加入電影圈之前,他曾擔任76年劇版《黃飛鴻》等電視劇的編劇。公司進入新藝城階段後,黃百鳴的事業也開始騰飛,全面開花。他作爲演員的成名作《開心鬼》就是出自他的編劇,還有麥嘉的成名作《最佳拍檔》也由他主筆完成,以及在20屆金馬獎大放異彩的《搭錯車》。 新藝城結束之後,黃百鳴開始了他的“喜事”時代,成立了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從1992年《家有囍事》開始一路高歌,喜事系列一直拍到了2014年的《六福喜事》。 洪金寶 就香港電影圈地位而言,洪金寶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師弟成龍。洪金寶的事業軌跡可以說是每10年一變,伴隨着他服務的公司更迭。洪金寶在60年代就進入了電影圈,最早是作爲童星,而後主要是作爲動作指導在幕後賣力。 到70年代加入嘉禾電影公司之後,洪金寶的事業開始突飛猛進,《精武門》、《龍爭虎鬥》、《少林門》等電影不論幕前幕後,都活躍着他的身影。而且洪家班在他的培養下,逐漸成爲武術指導裏的標杆。 前期打下的江湖地位和人脈基礎,在80年代開始大爆發。此時的洪金寶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自立門戶,正是創立電影公司和自導自演電影的最佳時機。洪金寶先後成立了嘉寶、寶祥、寶禾、德寶等電影公司,其中最赫赫有名的當屬德寶。 80年代的香港電影三足鼎立,邵氏走下坡路,嘉禾、新藝城、德寶分而食之。嘉禾有成龍作爲頭牌,新藝城有麥嘉和黃百鳴坐鎮,而德寶的主力軍則是洪金寶。 洪金寶劍走偏鋒,沒有在傳統的動作片上死磕到底,而是開創了一個新的電影類型,殭屍靈幻片。1980年自導自演自編的首部靈幻片《鬼打鬼》就大獲成功,拿下了那年的票房冠軍。此後,諸如《奇謀妙計五福星》、《A計劃》、《殭屍先生》、《七小福》等自導自演的佳作層出不窮。 德寶公司雖然在90年代就落幕,可是洪金寶在香港動作電影的地位一直延續至今,即使年齡越來越大,洪金寶仍舊是各大電影節中動作設計獎的常客。 周星馳 星爺的星路可以大致分爲80年代龍套時期和之後的喜劇之王創業時期。在80年代,星爺基本上是在電視劇中參演配角,直到80年代後期轉型電影,90年代以喜劇《一本漫畫闖天涯》爲標誌形成無厘頭風格,此後憑藉《賭聖》、《賭俠》、《逃學威龍》等作品迅速坐上了喜劇之王的寶座。 在星輝之前,周星馳還創立過星煒、彩星兩家公司,後者雖然打造了經典之作《大話西遊》,但是在當時的票房市場並沒有濺起大的水花。1996年,周星馳的星輝公司成立,同年星爺自導自演的公司開山之作《食神》大獲成功,和自導自演的《大內密探零零發》分別佔據該年票房榜第二、三位。此後就是星爺自導自演甚至自編的時代,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叫好又叫座。 即使是現在已經退居幕後,可是隻要電影打上週星馳三個字,仍舊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票房號召力毫不遜色於巔峯時期,這樣的常青的成績也算是電影圈獨一份了。

如今內地的轉型導演也不乏後起之秀,如徐崢、陳思誠、沈騰等都有不錯的成績,可是比起那時香港電影圈大咖的獨霸一方,還是有着不少差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