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宜賓4月28日訊(趙雪松 李松澤)眼下雖然已過清明時節,但有着“川南早茶第一村”美譽的高縣羅場鎮春茗村早茶基地,卻依然一派採摘春茶的繁忙景象。呼吸着山野的新鮮空氣和茶葉的飄香,讓人感受到茶香之旅的愜意。茶農們在採茶中有說有笑,怡然自若。

高縣”黃金芽“。(高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介紹,這裏地處高縣茶葉產業萬畝億元核心示範區,所生產的鮮嫩的春茶因其滋味鮮爽、香氣濃烈,歷來備受追捧。

“今年茶葉銷售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加強了管護和對茶葉的利用,收入還比較穩定。”春茗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唐祖雲說,目前村裏已銷售春茶60萬斤,茶農人均收入6000多元。

近年來,羅場鎮堅持以茶帶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的發展思路,依託百里茶桑旅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圍繞茶業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茶產業與旅遊業相得益彰的茶旅一體化茶園已基本形成。

這是高縣茶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高縣是全國早茶生產基地和茶葉原產地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種茶歷史,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全省茶葉的主產區、綠色生態茶區——現有茶園面積32.7萬畝,茶樹良種化率達100%;培育了茶產業加工企業98個,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

2019年,高縣實現茶葉產量2.5萬噸,綜合產值65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被評爲“中國茶業百強縣”和“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

羅場鎮春茗村早茶基地。趙雪松 攝

推廣“高縣造” 打造公共區域茶品牌

近日,由四川省政府參事室支持,高縣人民政府、宜賓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的“媽媽最愛喝的茶—高縣黃金芽”標準發佈暨品牌推介會走進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活動現場,高縣發佈了“高縣黃金芽”《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程黃金芽種苗繁育》《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程黃金芽栽培》《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程黃金芽加工》等3個地方標準,高縣人民政府還與雲放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茶產業的深度合作。

同時,川紅集團、早白尖、峯頂寺、雲州、龍溪等五家高縣本土茶業龍頭企業與佩米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廣公共區域茶品牌——“高縣黃金芽”。

打造“685”示範區 做強特色支柱產業

走進高縣的鄉間,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茶園。近年來,高縣圍繞基地、園區、品牌和市場做強茶葉特色支柱產業。

目前,全縣已建成6個茶葉產業帶(羊田、“916”、文江、蕉村、慶符、勝天紅巖山),8個茶葉萬畝億元示範區(羊田、落潤、蕉村、羅場、白巖—公益、光輝、大窩、文江),5個茶旅融合園區(早白尖“中國紅茶第一莊園”、川紅“柏楊湖生態茶園”、峯頂寺“茶山公園”、雲州“雲嶺彩茶園”、龍溪茶葉科技示範園),引領着高縣茶葉產業發展。縣境內茶葉品牌已遠銷摩洛哥、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2019年以來,高縣加大力度爭創全國茶葉標準化原料基地、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在慶符鎮駱家村新建的“長江源國際茶貿城”已正式啓動,建成後將爲高縣及周邊茶葉生產、加工、貿易注入新的活力。

長江源國際茶貿城總用地193畝,項目總投資11億。項目內包含了長江源國際茶貿城、商住小區、配建停車場三個區域,市場建起後可吸納約500餘戶茶商、農商等中小企業,預計茶產品、農產品、農副食品年交易約20億元以上,打造高縣及其周邊城鎮茶產品、農產品、農副食品的一站式綜合批發零售市場,續寫高縣城市商貿新篇章,推動城市商貿繁榮發展。

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重振川茶雄風、打造千億產業”要求,高縣已擬定《高縣做大做強現代茶業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全力提高茶產業發展水平,力爭到2021年,全縣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實現茶“種植面積、產量產值、行業品牌”三個新突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