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何璽。

華爲Mate X 5G近期很熱!華爲Mate X 5G究竟有多熱?我們看看市場的反饋。

一機難求的華爲Mate X 5G

據媒體報道,11月15日上午10點08分,售價16999元的華爲Mate X 5G版開售之後,不到一秒鐘 就售罄了。11月18日,華爲Mate X 5G版再度開售,場面如11月15日首次發售時一樣——“秒光 ”。11月22日,華爲Mate X 5G版第三次秒售罄。

有網友表示,提前在官網準備了,但還沒反應過來就沒了。璽哥作爲親自參與搶購的一員,表 示真的好難搶。

華爲Mate X 5G的火爆,也讓各方“黃牛”產生了極大“爆炒”熱情。據報道,在11月15日開售 當天,閒魚平臺上已經有不少人以“加價2萬”的條件求購華爲Mate X 5G。而隨後在淘寶等平 臺上,更有賣家將到手的Mate X以6萬、甚至8萬元的高價出售。一位淘寶手機賣家表示:“我 們是渠道貨,很少,一個人最多買兩臺。已經有人預定了,賣60000多。我們拿貨價錢也高啊, 一臺就賺幾百上千。

一臺手機產品,能夠以如此高的加價進行爆炒,這個現象在中國市場上並不新鮮,但以往只會 出現在蘋果、三星等品牌上,人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產品牌能夠具備如此高的市場地位。華 爲Mate X又創造了一個讓同行豔羨的“奇蹟”。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近期兩次開售,也被用戶一搶而空,不過相比華爲 Mate X 5G,熱度明顯差了不止一個量級。

璽哥認爲,三星Galaxy Fold熱度不如華爲Mate X 5G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其外觀不如華爲Mate X 5G討喜。外觀方面,Mate X無論摺疊時的正面還是展開狀態下,屏佔比都相當令人滿意,沒 有Galaxy Fold那種“小裏小氣”的感覺。尤其滿意的是它將指紋解鎖和徠卡三鏡頭都安排在了 背面,從正面看完全沒有劉海,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全面屏”,機具未來感;二是在在工藝和 材料技術上,華爲 Mate X 5G技術含量更高。華爲 Mate X 5G採用四層結構設計,最上面一層 是高分子材料的屏幕保護層,第二層是可彎曲的柔性屏幕,第三層是軟膠支撐片,最下面一層 是轉軸。這種結構令其更加耐用,不會出現當初三星Galaxy Fold那種“翻車”、“黑屏”現象 ;三是5G方面,華爲Mate X搭載的核心處理器配置是麒麟980處理器 + 巴龍5000基帶芯片的組 合。其中,巴龍5000是華爲自研的5G多模芯片,能夠同時兼容NSA和SA兩種5G組網模式,並可支 持4G/3G/2G信號。而三星Galaxy Fold採用的是高通X50基帶芯片,它只能支持NSA這一種5G組網 模式。

綜合而言,華爲Mate X 5G在各方面都以更強、更美、更先進的優勢,完全壓倒了三星Galaxy Fold。

手持智能設備進入“摺疊時代”

璽哥認爲,隨着華爲Mate X 5G、三星Galaxy Fold等摺疊設備的正式發售,智能設備開始進入 “摺疊時代”。同時,也意味着以華爲Mate X 5G等爲開端的手持智能設備開始向“強力生產力設備”進化。

華爲Mate X5G的火爆行情,讓各大智能設備廠商確信“可摺疊設備”的巨大前景。當前除華爲、三星外, 已有多家手機廠商在佈局摺疊手機。

國內廠商中,目前已經發布摺疊產品的有有柔宇、聯想等。其中,柔宇在2018年10月底,就搶 先推出了名爲FlexPai(柔派)的摺疊手機。該產品採取類似於三星Galaxy Fold的外摺疊佈局 ,可自由摺疊、展開,輕鬆裝入口袋,既擁有智能手機的便攜,又兼具平板電腦的高清大屏; 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品牌,也於2019年11月14日發佈了摺疊屏手機Razr,這是一種上下摺疊的 翻蓋式手機。璽哥認爲,從這或許是智能“可摺疊”手機的另一個發展方向;這兩家之外,小 米在2019來了出也宣佈將推出可摺疊產品。小米技術高管還在網上發佈了新產品原型的視頻。 這是一種能夠“雙摺疊”的新形態設計產品,和主流的設計不同的是,小米可摺疊新機左右各 半塊屏幕支持摺疊,新機可以分別展開左側和右側也可以全部展開,整機正面的效果十分的驚 豔,相比目前的可摺疊新機小米可摺疊新機更具可玩性。

顯然,可摺疊設計已經成爲移動設備領域裏最新的技術潮流。

作爲通訊和移動技術引領者,華爲在成功推出Mate X後,並沒有停止對“可摺疊”技術的探索 。不久前,媒體曝光了華爲的另一種可摺疊手機設計專利,它與摩托羅拉Razr在形態類似,也 是採取上下對摺的翻蓋式摺疊設計。璽哥認爲,華爲或通過這種設計,把可摺疊技術向更通用 、更便攜的產品延伸。

璽哥認爲,在華爲Mate X 5G之後,華爲方面或推出一系列的“可摺疊智能設備”。如摺疊平 板(MatePad,25號發佈?)、摺疊筆記本電腦等。

華爲消費者業務負責人餘承東11月15日在微博上宣佈,華爲即將於11月25日發佈“Mate家族的 新成員”。從他微博中貼出的圖來推測,這個新產品極有可能就是平板電腦MatePad。若真如此 ,MatePad就將成爲平板產品中的又一“新物種”!

“可摺疊智能設備”流行還需要時間

雖然“可摺疊”作爲一種極具未來感和想象力的新技術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就當前的情況 來看,普通用戶想要購買體驗還需要時間。

當前,“可摺疊智能設備”對大多數用戶而言還是太貴。以華爲Mate X 5G爲例,其發售價爲 16999元,在一片搶購熱潮之下,更是被炒到了數萬元的驚人水平。這樣的超級高價,只有部分 高端用戶能夠負擔得起,普通消費者只能望“機”興嘆。

當前摺疊產品之所以會如此昂貴,很大原因在於相關的產業鏈目前尚未達到成熟狀態,成本、 品質保障上尚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障礙。

例如,爲了實現抗彎折性能,可摺疊手機必須使用高等級的OLED屏幕。但目前OLED技術本身尚 處於早期,而且在工藝上能勝任這種屏幕生產的廠商也不多。即便如京東方這樣的大廠,其產 品良率也僅爲70%。良率低、生產線少,導致整個市場上該屏幕的供應都比較緊張,成本也很高 ;另外,摺疊手機使用的蓋板材料,目前只有住友、SK海力士能夠生產,其壟斷程度甚至比 OLED屏幕產品還要高,進一步推升了摺疊產品的生產成本,使得產能提升更加困難。

此外,摺疊手機爲了儘量做得輕薄,對各種關鍵部件也提出了極高要求。例如,安裝在摺疊手 機上的攝像頭等部件,必須在具備與傳統產品同樣像素的同時,還要比傳統產品更加小巧、輕 薄,其成本和工藝難度自然也會更高。

總之,在摺疊手機領域裏,目前的產業鏈還很不成熟, 要實現大規模量產和大幅度降低成本,尚需時日。

除了價格昂貴、產業鏈在品質和產能上尚未成熟之外,目前的摺疊手機產品,在應用方面也還 存在一個適配性的問題。摺疊手機在形態上與傳統產品存在巨大差別,它的優勢在於能夠自如 地轉換屏幕尺寸,同時滿足便攜性和視覺舒適性的要求。但爲了體現出這個優勢,在摺疊手機 上運行的應用,也必須能夠與硬件形態充分適配。

例如,當用戶把手機從摺疊形態展開時,正在使用的社交軟件、辦公APP等,應該能夠無縫地切 換到大屏顯示狀態;反之,當用戶把展開的屏幕摺疊成傳統手機形態時,正在運行的遊戲,也 必須能夠自動收縮至普通屏幕。而且,在這整個過程中,無論聊天、辦公,還是視頻、遊戲應 用,都不允許出現中斷、重啓,或者畫面變異的故障。

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摺疊手機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與真正大規模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璽哥始終堅信,在人類對新技術的的追求面前,這些困難都是小問題。用不了多久,這些 問將不再是問題。

相信隨着產業鏈逐漸成熟、各種軟件開發者對摺疊屏適配性的進一步重視,像華爲Mate X5G這 樣的優秀摺疊屏產品,會在不斷的改進中變得更加完善,成爲用戶超給力的“生產力工具”。

璽哥認爲,人們對可摺疊技術的追捧,本質上是一種對“空間最大利用”、“個人能力強化”的追求,這是一種骨子裏的需求,它將隨着可摺疊技術發展變得更加強烈。

如果有可能,我想將這個世界摺疊,放入我的個人揹包!!!

本文爲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