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清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外城西南角楼图

北京外城角楼不论是从规制上,还是体量上,都远逊于内城角楼。但是从建筑设计上又是非常巧妙,与外城墙的体量搭配也是非常的合理和匀称。就像灵巧的亭台楼阁点缀在外城的四隅,它那歇山十字脊出宝顶,方形堡垒式的独特造型,也是中式古建筑多样性变化的典范。

1902年,外城西南角楼西南面,护城河沿

从单檐歇山式和两排箭窗的设计看,是与外城箭楼的形制相同,这使外城整体上的统一性达到了高度一致,同时也可印证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产物。角楼建在伸向城墙外达3米的方形城台上,城台基宽约10.5米,顶宽约8.5米。屋面为灰筒瓦,十字列脊、宝顶、鸱吻、走兽,戗脊走兽为5个。

1902年,外城西南角楼西南面,远处可见右安门

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宽度为6米。楼高7.5米,楼连台通高16.6米。外城角楼设2排箭窗,朝向外的两面每排3孔,共12孔;朝向城墙的两面每排2孔(靠近外侧),共8孔,总计20孔箭窗。朝向城墙的两面中的一面,靠近内侧辟有1个单扇过木方门。

1921年,外城西南角楼南面

1966年,外城西南角楼遗址航拍(上北),角楼城台迤北迤东的两小段城墙围起的院落是宣武体委的射击场,1975年取消射击运动,改为军体项目摩托车训练场,这一小段城墙拐弯,迟至1980年末,摩托运动取消后,则全部被拆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