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張作霖看來,這些財富本該屬於和溥儀交好的自己,現在被馮玉祥獨吞,豈有不怒之理。綜合以上原因,也就理解了爲何張作霖聽到馮玉祥把溥儀趕出去後勃然大怒的原因所在了。

  其實,宣統帝和張作霖之間有着莫大的干係,張作霖生氣的理由極爲充分。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封建王朝數千年的歷史,從此,我們開始步入民國時期。但是,國民革命軍立足未穩,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控制在以北洋軍閥爲首的地方軍閥手中。   國民革命軍作爲新興的力量,當時還比較弱小,沒辦法一統中國,於是各方就各種綏靖妥協最終達成默契,宣統帝溥儀照舊生活在故宮當中,雖然已經民國,但是依舊採用了宣統的年號。   當然,身在故宮的溥儀本身價值有限,滿人基本上被趕回了老家東北。剩下的遺老遺少,則留在了北京,緊緊圍繞在溥儀的身邊。但是,故宮卻是一座寶庫。因爲各方勢力對故宮的寶貝都垂涎三尺,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局勢就那麼僵持了下來。   說巧不巧的第二次直奉戰爭就那麼爆發了。   隸屬於直系的馮玉祥其實對直奉戰爭並不感冒。他一直覺得那不過是軍閥之間的混戰,除了給民衆帶來痛苦之外,沒有什麼好處。而且,他還同情南方的國民革命軍,思想上偏向於民主、革命。這在軍閥系統裏絕對屬於另類。   所以他就趁各方在前線混戰,北京空虛的時候,轉頭佔領了北京城。他認爲張勳復辟,溥儀再次稱帝已經破壞了各方的約定的《清室優待條件》,再加上他認爲故宮中的文物應該歸屬人民所有,而不是爲清皇室獨自佔有。當時已經有溥儀偷偷轉移皇宮財產的傳聞。所以,他限定溥儀在三個小時內離開故宮。   此時張作霖正和直系各路軍閥打得昏天暗地,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沒有氣吐血。原因很簡單,首先,溥儀是滿清皇族,而東北這塊地盤到處都是滿清的遺老遺少們。這些人對舊皇室是人心所向,但是作爲東北王的張作霖心中當然不痛快。所以,爲了鞏固自己對滿清人的統治,和溥儀交好是沒有半點壞處的。   這也就是爲何其他各方均不待見溥儀,而張作霖卻不止一次送錢送人的緣由所在。籠絡了溥儀,也就籠絡了東北滿族的人心。   其次,張作霖和馮玉祥一直不對付。本來雙方就屬於不同的陣營,直奉戰爭大的打了兩次了,小的就不計其數了。雙方互看對方都覺得對方是大傻子級別,張作霖對本來沒啥干係,卻站進直系隊伍中的馮玉祥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的觀感。   另外,之前張作霖對富饒的江浙一帶產生覬覦之心,段祺瑞出於自身利益明確表示反對,張作霖想要馮玉祥站出來支持他一下,但是馮玉祥怎麼能看不出張作霖的小算盤,就故意不發表意見。讓張作霖心中很是窩火。   再次,故宮的財富。故宮作爲清朝的皇室,經營多年。雖然期間經歷了各種戰亂,但是裏面依舊擁有大量的財寶。這也是各方覬覦的故宮的緣由。但是現在馮玉祥限時溥儀離開,倉促之間,溥儀不可能轉移多少文物,可以說是淨身出門。在張作霖看來,這些財富本該屬於和溥儀交好的自己,現在被馮玉祥獨吞,豈有不怒之理。   最後,要知道一直對國民革命軍抱有同情心理的馮玉祥,對軍閥混戰不感冒。但是,在張作霖看來,軍閥混戰不過是小打小鬧,今天爲了點利益爭奪一下,明天可能就爲了共同的利益又聯合在一起。而南方的國民政府纔是軍閥的共敵。馮玉祥的同情,乃是倒戈之舉。   綜合以上原因,也就理解了爲何張作霖聽到馮玉祥把溥儀趕出去後勃然大怒的原因所在了。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