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都不容易。 反倒是網絡,把大家空前團結在一起。 不少影片也從計劃中的院線轉投網絡上映。 比如之前的《肥龍過江》—— 把屎尿屁和着老梗下鍋,炒出一盆餿飯。 《肥龍過江》劇照 無獨有偶。 最近又一部港片,又主打“動作”。 但它,卻不像《肥龍》那樣好運。 主創賣力直播宣傳,可上映三天,連豆瓣評分都沒顯示。 好歹是喜聞樂見的大製作娛樂產品,怎麼涼得悄無聲息? 今天,死也要讓它死個明白—— 《我們永不言棄》。 主演韓庚,爲這片也算挺拼的了。 據他自己與家人回憶,3個月的時間接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與超低碳水的食譜。 拍攝過程中,臉上捱了1000拳還多。 盧靖姍與韓庚微博互動 配角陣容,包括鄔君梅、姜皓文、張鈞甯等多位實力派。 說實話,看前條姐唯一擔心的是導演和編劇,周顯揚杜致朗夫婦。 沒錯。 就是那個攜年度爛片《大偵探霍桑》四處逃檔的周顯揚夫婦。 好像逃了半天也沒啥大用 這次,不搞懸疑,改玩拳擊。 男主人公周始(韓庚飾),IBF(國際拳擊聯合會)中量級拳王。 人送外號,拳壇“野狼”。 實力蠻橫,目空一切。 哪怕對手犯規,給他臉上搞得七葷八素。 他也是成竹在胸。 邪魅一笑... 論國產導演是有多愛讓演員耍帥,戴着牙套愣是沒攔住 場下的妻子兼任頭號粉絲,在周始KO對手的瞬間,興奮地和肚子裏的寶寶彙報喜訊。 只不過這慶祝的方式怎麼那麼眼熟... 《是!尚先生》 拿下新的冠軍後,兩個人正是蜜裏調油,日子紅紅火火。 突然,麻煩來了。 因爲拳頭太重,對手不慎摔出舞臺,被診斷爲頭部底層爆裂出血引起的大量腦細胞死亡(沒誇張,片子裏就這麼說的),很有可能植物人。 對手那邊氣不過,一羣人上門滋事。 而周始這邊,憤然應戰。 體育競技,秒變幫派鬥爭。 要是條姐沒記錯的話,對方這樣的行爲應該叫“故意傷人”。 既然大家都是合法的好公民,爲什麼不趕緊叫警察叔叔來聊聊呢? 不管了,反正就是打呀! 打也就打了。 警察叔叔一來,都做了鳥獸散是怎麼回事... 你們不應該是正當防衛嗎? 果然,所有兄弟都跑了,只抓住周始一個人。 二話不說,判了6年。 等到出獄,滄海桑田。 老婆出了車禍去世。 就連噩耗,都是哥們在車上告訴的。 拍得就真挺像開玩笑似的 突然嗎? 還有更突然的。 打記事起就沒接觸的父女倆,要開始一起生活。 甫一見面,女兒在在是滿滿的疏離。 瞧給孩子嚇得,話都不會說了。 要注意。 從這裏開始往後的1個小時內,你將看不到任何與拳擊相關的戲份。 全都是周始中年危機的自我救贖,以及逐漸升溫的父女情。 熱血動作,變成了溫情帶娃。 這也罷了—— 畢竟片名裏“永不言棄”的是“我們”,不是“我”。 可佔據全片主體位置的文戲如何展開? 答曰: 你能想到的所有狗血橋段。 職業生涯上。 周始拍着圓乎乎的肚皮,和以前團隊的兄弟們說: 不能打拳了,我的身體不允許,我女兒也不允許 肚子還挺真實 因爲案底,四處碰壁。 無奈,只好去送外賣。 外賣小哥:? 運送過程中被人認出,又是一頓極盡羞辱。 照顧孩子上。 做個早飯,差點把廚房給點了。 那生雞蛋是燙手還是怎麼着... 周始這個爸爸,當得是低到塵埃裏。 按照套路,這個時候就得有個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從天而降。 她來了。 孩子姥姥(鄔君梅飾)腰纏萬貫,走路帶風。 見到周始的面二話不說,就把花瓶往人家腦袋上招呼—— 說到這兒,條姐真的忍不住吐槽。 把一個女神級的演員用到這個份兒上,實在暴殄天物。 看到老爸頭上冒血,一邊的女兒也終於反應過來。 慢悠悠地溜達到兩人身前,眼淚卻非常及時地落下。 當然,條姐這裏沒有責備小演員的意思。 只能說導演此番調度,不是我輩常人能輕易理解的。 但接下來的走向,你肯定熟悉。 “你開個價,離開我外孫女!” 經典臺詞 X 1。 父女情深,當然不會被輕易拆散。 可天又有不測風雲。 在在喫了口辣椒,噴出來的是鮮血。 送到醫院,醫生嚴肅地對周始說: “你女兒得了白血病,趕緊把錢準備好。” 經典臺詞 X 2。 走投無路的周始,只能去找岳母,並且還主動放棄撫養權,只爲女兒能得到治療。 那麼問題來了: 怎麼說服女兒離開自己,和外婆一起生活? 請聽好: “你不跟外婆走誰要你?跟着我嗎?你現在乖乖把病治好,否則你就不用來見我。” 而後,轉身大步走出病房,哭。 經典臺詞 X 3。 就這套陳舊的“三板斧”,在國產偶像劇裏揮一揮也就算了。 原樣放在一部親子片裏,可就真是“噁心”他媽給“噁心”開門—— 噁心到家了。 女兒這邊還能怎麼辦呢?當然是選擇原諒爸爸。 於是,爲證明自己,也爲鼓舞女兒,周始決定重返拳臺。 在影片最後的30多分鐘裏,我們也終於有幸見到韓庚好好地打上拳。 說到這裏,有的朋友可能會眼熟。 老婆離世、女兒離去、拳王復出... 這情節,怎麼那麼像5年前老吉拍的那部《鐵拳》? 所不同的是。 《鐵拳》中的女兒看到糟糕的父親,一度生起厭惡,甚至不願與之同室共處。 《鐵拳》劇照 也不是說《鐵拳》全片就有多好。 只不過這樣的處理方式,至少帶來2個益處。 首先,女兒的形象得以鮮活完整,小孩子敏感而叛逆的天性也得以釋放。 而不是理解萬歲的強行“閤家歡”。 接着,女兒主觀意願上的遠離,反倒拉開了男主與家人的距離。 揚長避短,略過了搏擊傳記片中文戲的短板,加深主角的孤獨困境。 再配上老吉這幅爆炸性的身板,才突顯拳拳到肉間的宣泄與突圍。 反觀《我們》。 你說它加重了感情戲份? 那我們就來看看。 對周始,片中情緒波動最大的一處莫過於聽說老婆的死訊。 它怎麼拍? 特寫剛起勢,馬上就把鏡頭拉走了... 緩緩拉高,拍了車流??? 你告訴我這個蒙太奇和“表達傷心”有什麼關係... 過去演員流不出眼淚還知道點眼藥水,現在可好,直接不拍了。 文戲不行,那就看看打戲吧。 要說情節類似,還情有可原—— 進攻態勢都一樣,是不是“致敬”的太明顯了點? 《鐵拳》中有交代,這個動作是爲了保護受傷的左眼;《我們》直接就用了,也沒解釋 這樣充滿山寨氣息的粗製濫造還有太多。 看打鬥,對手的頭信號不好,自帶網絡延遲。 捱了揍,得緩衝下才能磕到地面。 聽解說,寫的詞也是弱智得可以。 “周始好像鐵人不怕痛!” “很有可能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大哥,你整個“可逆轉的傷害”出來讓我們開開眼唄? 最後,還讓張鈞甯登場,演了個“若干年後憶往昔”。 條姐只想說,幸虧戲份少。 不然鄔君梅姐姐,就是前車之鑑。 回頭看看。 從《囧媽》,到《肥龍過江》,到《大贏家》,再到《我們》。 片子質量,是一部不如一部。 特殊時期,大家確實需要精神食糧。

但不代表,要爲濫竽充數的劣幣買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