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甄子丹、成龍相繼出手,上演醉拳大戰在爲《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擔任了動作設計之後,袁和平也策劃、拍攝了一部以“醉拳”爲主題的電影作品,並將其交給自己的得意弟子甄子丹主演,它就是《蘇乞兒》。而王晶在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中的創作,也揭開了李連杰、成龍、甄子丹之間“醉拳大戰”的序幕。

在華語動作大銀幕上,成龍、李連杰、甄子丹三位實力派打星,憑藉各自獨特的動作風格,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成龍詼諧、幽默的雜耍式打鬥,讓他在動作喜劇的銀幕中備受好評。李連杰飄逸、灑脫的動作風格,也讓他在90年代的武俠風潮中快速崛起。而甄子丹拳拳到肉的硬派打鬥風格,則讓他在2005年之後的功夫片銀幕中,再攀事業高峯。 儘管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在影壇成名的時間不同,但在90年代的港片票房大戰之中,三人卻進行過多番交鋒。1993年,因爲王晶創作的一部電影作品,成、李、甄三人還在大銀幕中,上演了一場“醉拳對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27年前的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因爲王晶而展開的“醉拳大戰”。

一、緣起於李連杰、嘉禾的“黃飛鴻糾葛”90年代初,徐克得到嘉禾的支持,與李連杰合作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這部電影作品的熱映,不僅讓事業低谷期的李連杰重回高峯,同時也在港片銀幕之上掀起了一股“黃飛鴻功夫片”熱潮。《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熱映之後,嘉禾又趁熱打鐵,投拍了續作《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然而,在這部續作的拍攝之中,擔任主演的李連杰與製片方嘉禾,因爲片酬的問題產生了矛盾。最終,在導演徐克的調解之下,矛盾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李連杰與嘉禾的合作關係,卻因爲這次糾紛產生了裂縫。1992年,在拍攝完《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後,李連杰結束了與嘉禾的合作,併成立自己的“正東電影”,開始獨立發展電影事業。創辦電影公司並非易事,但在“永盛電影”的幫助之下,李連杰還是順利組建了“正東電影”的企業架構。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作爲回報,李連杰與“永盛電影”合作了兩部電影作品。一部是《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另一部便是《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而王晶在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中的創作,也揭開了李連杰、成龍、甄子丹之間“醉拳大戰”的序幕。二、王晶的電影設計,掀起了一場“醉拳大戰”隨着《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的誕生,“黃飛鴻電影”開始在港片銀幕之上風靡。1992年的“永盛電影”,也想投拍一部“黃飛鴻題材”的功夫電影作品。而此時,李連杰創辦“正東電影”,成爲了一個契機。因爲幫助李連杰創辦“正東電影”,“永盛電影”得到了合作的機會。而此時的“永盛電影”,也把這部“黃飛鴻電影作品”的編劇、導演工作,交給了王晶。

在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的創作上,王晶借鑑了1982年的邵氏功夫喜劇《廣東靚仔玉》。《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中“舞獅大賽”上的“鐵雞、蜈蚣對決”,就是照搬了《廣東靚仔玉》裏的橋段設計。

不光對《廣東靚仔玉》進行了借鑑,王晶還將“醉拳”元素,結合到了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之中。1978年,袁和平設計了一個獨特的“黃飛鴻故事”《醉拳》。該片不僅成就了成龍的事業高峯,同時也掀起了功夫喜劇的時代潮流。而“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鐵柺李,旋爭膝撞醉還真;漢鍾離,跌步抱提窩心頂;張果佬,醉酒拋杯踢連環;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何仙姑,彈腰獻酒醉蕩步”的口訣,也讓許多觀衆印象深刻。

爲了精準的體現“醉拳”元素,王晶特意邀請了袁和平,爲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擔任動作設計。醉拳有南派、北派兩組套路。1978年的《醉拳》裏,成龍打的“醉八仙”是南派套路。爲了給觀衆帶來新鮮感,袁和平將“北派醉拳”融入到了這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之中。片尾雷一笑、黃飛鴻的醉拳大戰,受到了許多觀衆的好評。而“醉羅漢,睜眉怒目力降龍;醉仙鶴,長空展翅連環擊;醉猛虎,奔騰下山擒豺狼”的口訣,也在諸多影迷腦海中留下深刻烙印。

1993年2月《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上映,而《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則在1993年的4月上映。在“黃飛鴻電影”的市場熱潮之中,《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拿下了2700多萬港幣的票房,而《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則獲得了1800多萬港幣的成績。雖然在票房市場之上的表現,《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並不如《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但片中的醉拳打鬥,卻讓觀衆們津津樂道。影迷們對醉拳的興趣,引發了新的市場潮流。而甄子丹、成龍也在李連杰之後,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醉拳打鬥。

三、甄子丹、成龍相繼出手,上演醉拳大戰在爲《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擔任了動作設計之後,袁和平也策劃、拍攝了一部以“醉拳”爲主題的電影作品,並將其交給自己的得意弟子甄子丹主演,它就是《蘇乞兒》。

這部《蘇乞兒》講述了清末林則徐“禁菸失敗”後,“鴉片”在兩廣一帶橫行。富家子弟蘇燦,本來勇武好鬥,卻被奸人所害,染上“鴉片”日漸消沉、敗光家產。消沉的蘇燦,得到一位老乞丐的幫助,利用“興趣轉移”的方法,用“嗜酒”來代替“抽鴉片”,逐漸戒掉“毒癮”,還領悟了“醉拳”的真諦。“戒菸成功”的蘇燦,開始與經營“鴉片生意”的幕後黑手,展開纏鬥。袁和平的這部《蘇乞兒》,和王晶的《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一樣,都對8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進行了借鑑。這部《蘇乞兒》裏“功夫高手被害、染上煙癮”的故事設計,明顯借鑑了1984年狄龍主演的《洪拳大師》。

這部《蘇乞兒》在1993年12月上映。90年代的甄子丹,票房號召力完全無法與李連杰相提並論。而此時又逢“雙週一成”的票房爭霸。雖然在這部《蘇乞兒》中,甄子丹上演了精彩的打鬥表演,但在市場洪流的衝擊之下,這部《蘇乞兒》最終也只拿到了700多萬港幣的成績。

1993年,王晶執導的《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與嘉禾的《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同臺競爭,雖然票房成績不如《獅王爭霸》,但片中關於“醉拳”的設計,卻獲得了觀衆們的一片好評。看到觀衆們如此鍾愛“醉拳”,嘉禾也在1993年爲成龍投資拍攝了《醉拳2》。要論“醉拳題材”電影作品的市場影響力,沒有誰能比的過成龍。爲了打造好這部《醉拳2》,成龍請來了劉家良,與自己共同進行動作設計。而嘉禾也找來了劉德華、梅豔芳、黃日華、狄龍等人,爲電影的票房貢獻流量。

精彩的動作設計,豪華的演員陣容,讓這部《醉拳2》在1994年2月上映後,拿下了40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穩居1994年港片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不僅在票房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金像獎、金馬獎的領獎臺上,《醉拳2》憑藉出色的打鬥設計,一舉拿下了金像、金馬兩座“最佳動作設計”獎盃。

成龍的這部《醉拳2》,無疑是這場“醉拳大戰”中的佼佼者。1994年的港片大銀幕上,《醉拳2》溫暖了功夫片的票房市場,而李連杰也在這一年拍攝了功夫片經典《精武英雄》。隨着《醉拳2》、《精武英雄》的出現,港片市場沒有掀起新的功夫熱潮,反而是爲功夫港片的時代落下了帷幕。而《醉拳2》與《精武英雄》,也成爲了90年代功夫港片最後的絕響。90年代末,港片市場勢微,功夫片題材也就此衰落。直到2008年“葉問系列”的誕生,功夫片纔再度崛起於華語大銀幕。不過,2019年年末的院線大銀幕上,“葉問系列”通過《葉問4》順利收官。在未來的華語大銀幕上,誰又將扛起時代大旗,爲功夫片的題材搖旗吶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