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最后家长就会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如果家长培养好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造成一种紧迫感,孩子做事的专注力也会大幅度的提高。

英格兰著名作家赫胥黎说过:时间是最不偏私的,,给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最偏私的,给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时间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或者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女士一直是一个观念十分新颖的妈妈,认为孩子的童年时间非常的短暂,因此很注重对孩子天性的解放,平常女儿想干什么,陈女士基本都不会反对。

但是,最近陈女士却面临到这样一个问题: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却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每天早上去学校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会迟到。

的确,现在很多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却忘了有一些基本的规矩还是需要从小养成的,比如有礼貌,诚实守信等,其中时间观念的建立也是十分的重要,并且更应该从小强调。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家长都还不以为然,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有时间观念了,其实就算是对小朋友来说,时间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

 “时间观念”对孩子的重要性

1、保证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早上上学困难,晚上也不休息,吃饭更是拖拖拉拉。很多家长都以为是孩子太任性,或者忽略孩子这些行为,认为孩子大一些就好了。‘

其实,这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一种典型表现,孩子的心中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睡觉,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情来。家长长期放任不管的,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于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小朋友的好奇心都是很重的,如果一个小朋友没有时间观念,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被别的事物所打断。

如果家长培养好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造成一种紧迫感,孩子做事的专注力也会大幅度的提高。

3、让孩子获得自信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荣辱观的,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肯定会经常的上学迟到,老师肯定也是会批评教育孩子的。这其实对孩子的身心也是一种伤害。

但学校就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老师也不会无视孩子的违规行为,因此家长如果能提醒孩子做事要准时、及时。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之间留下一个好印象。

鲁迅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时间观念的培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别人负责。

 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有多悲哀

1、做事拖拉

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很容易做事没有计划,总是等到截止时间到了,才匆匆忙忙的准备工作,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也不会理想。

而很多家长也误以为孩子做事拖拉,是因为孩子的能力不够,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

2、影响他人

现在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而一言一行都影响者他人。家长应该都对此深有感触,一个做事不按时的同事,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多大的不便。

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造成的实际后果,没有成年人那么严重。但是也会在其他的孩子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孩子在集体中的地位。

3、无法独立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最后家长就会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有多少次,孩子磨叽完不成作业,家长在旁边代劳;还有多少次,孩子不准时起床,迟到了,家长去和老师道歉。

孩子现阶段的很多行为,都需要家长来承担责任,家长为了避免老师的批评,经常忍不住出手代劳,最后造成孩子无法独立,长期依赖父母。

那么对于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家长该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1、教会孩子认识时间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第一步就是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识时钟。对于那些年纪还小的孩子,家长可以指着时钟告诉他,一格就是五分钟,看一集动画片大约会走四格。这样,孩子虽然还不认识钟表上的数字,但是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二十分钟等于一集动画片。

2、和孩子一起做时间规划

提前告诉孩子,我们每天上课时间是九点,为了上课不迟到,孩子准备几点起床;另外晚上休息时间也是九点,大概几点就要吃饭。

和孩子一起,把时间一部分一部分的安排,包括看电视、吃水果、吃饭等等,如果孩子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家长也可以在旁边提出改进。但是,家长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直接帮孩子订好计划,而是先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家长的意见只是供孩子参考。

 3、家长学会放手

一旦孩子规划好时间之后,家长就要学会放手,如果孩子因为没按规定时间起床,最后上学迟到,家长也不要去主动和老师解释,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

这样孩子心中就会有一个警觉,是自己的时间没有安排好,才会被老师批评。那明天是不是应该早一点起床,或者是洗漱的时候快一点,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想到,是不是前一天晚上应该早一点休息。

你看,这样一个时间观的直观感受就在孩子的脑袋中形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