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历史爱好者都会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影视剧,其中之英雄人物均有一大特点,就是特别爱“单挑”,打不得亦乐乎。两军对阵时,一方大将邀请对方派出人马出来“单挑”,然后双方打上几十上百回合,看着真过瘾。例如,三国猛将张飞,动不动就和吕布搞“单挑”,打得难分难解;关羽亦是如此,在曹军阵营时,斩颜良、诛文丑,后则是过五关斩六将,均是“单挑”获胜。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小说,真实历史可否如此则很难说,因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很多少提到“单挑”一词。所以,许多朋友对真实历史上可否出现两军主帅搞“单挑”之事很有疑问。严格上说来,“单挑”很少,但并非没有,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却着实出现了一位“单挑”之王,老喜欢和别人单挑,最后却因单挑而死。

1849年,洪秀全、冯云山再次从广东来到紫荆山,此时他们发展会员的目标转向了当地“大族”,也就是有经济实力之家族。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这三位小土豪正是在此时加入了拜上帝教,而且是全家、全族入伙,使得拜上帝教之规模瞬间扩大,达到三四万人。要知道,石达开一人就带着族人以及5000客家人加入到洪氏阵营,正是有了这“股份”,石达开才能挤进领导核心,成为太平天国首义五大王之一(不包括天王)。

石达开入伙拜上帝教时,其堂兄石祥祯也一同加入,因石达开关系,定都天京后他受封为“国宗”,地位显赫。与石达开爱打“巧战”、“运动战”不同,石祥祯擅长打“恶仗”、“血仗”,尤其是喜欢“单挑”,这也许是与他高大威猛之身材有关。由于其打仗过于勇猛,悍不畏死,常常冲杀在第一线破敌营垒,大伙给他取了外号,称为“铁公鸡”,即是长相彪悍,凶狠好斗之意。不过,其喜欢搞“单挑”之冒险活,后却因单挑而死。

1853年3月,经过两年零两月之艰苦奋战,太平军在杨秀清指挥下冲破层层封锁与阻拦,终于杀进了号称“龙盘虎踞”之南京,并改名为天京。定都后,太平天国军事形势不容乐观,向荣、张国梁、和春、琦善等从四面八方增援金陵,大有将太平军困死之意。此外,太平军除了控住南京、镇江两城,长江中下游几乎都是清军势力范围,太平天国的物资补给遇到极大困难。

为夺取粮草以解天京燃眉之急,更为巩固天京扩大底盘,增强实力,杨秀清决定派兵西征,夺取长江中上游地区,以为天京屏障。此次西征,主帅胡以晃、副帅赖汉英,前锋大将罗大纲、韦俊、曾天养、石祥祯、林启荣,阵容相当豪华,堪与石达开督师湖口时相媲美。

1853年5月,胡以晃率大军出征,6月攻克安徽省会安庆,而后就地驻守,赖汉英则继续统帅大军西进,并于本月24日将前锋推进到南昌城下。南昌既是江西省会又是长江中游咽喉要道之一,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不过,江西巡抚张芾军事水平过于一般,想要守住该城,压力相当大。不出意外,赖汉英此战必定名扬天下,成为太平天国的英雄。很遗憾,太平军死对头江忠源及时赶到战场,赖汉英作战失利,被迫撤退。

闻知赖汉英失败,杨秀清立刻将其调回南京“写书”,西征军由韦俊、石祥祯统帅,继续西征。1853年8月20日,石祥祯出长江,攻占湖口,将其作为西进据点。不久,石祥祯继续西上,抵达九江,将其攻克,留林启荣驻守,自己则带着主力进入湖北,攻击武昌。由于江南大营清军围攻天京,石祥祯奉命东调,与燕王秦日纲经略安庆、池州,牵制清军。

1854年初,石祥祯再次西征,与林绍璋、曾天养一起经略湖北、湖南,主要目标是攻取武昌、长沙,而后席卷两湖,进两广,彻底控制南方。大军出发时,韦俊主攻武昌,林绍璋、曾天养、石祥祯则从湖北进入湖南,此为太平天国史上“第二次入湘之战”。其中,林绍璋率主力进攻湘潭,石祥祯、曾天养率偏师进攻岳州和靖港,而后南北两路夹击长沙。闻知太平军两路进犯,主力已经抵达湘潭,曾国藩立刻召集罗泽南、彭玉麟、塔齐布等召开会议,商议解救长沙之策。

会议决定,湘军主力水陆两师由彭玉麟、塔齐布率领,进攻湘潭,阻止林绍璋行动;待主力获胜后,全军出击,一举将太平军赶出湖南。但是,当湘潭之战进展顺利之时,曾国藩心血来潮,决定亲率水师五营、陆师800人,近三千兵马攻击长沙北面靖港,截断太平军后路,达到全歼西征军之目的。很遗憾,在靖港之战中,他遇到了石祥祯,号称“铁公鸡”的猛将。结果很简单,石祥祯趁着西南风大起之时,亲自率军攻击湘军水师,一举将其击溃。而后,大军登岸,截杀前来增援的湘军陆师,歼敌无数;水师则直逼曾国藩坐船,准备将其活捉,无奈曾国藩跳进水中,而后被部下救起。

靖港之战为太平军西征部队开了好局,无奈林绍璋在湘潭战败,主力两万余精锐战士全部阵亡,只有主帅与四位骑兵侥幸逃过一劫。为此,西征军被迫后撤,屯留在湘鄂边境。不久,向荣、张国梁、和春趁着西征军惨败之际,再次从孝陵卫出兵进攻南京城,东线战事告急。此时,杨秀清已经没有可用之兵(西征、北援、西援、守卫各地城池,占据大量精锐)。为此,杨秀清只好在兵马还算雄厚的西征部队抽出几千人,由石祥祯统帅,从湖北回京增援。

江南大营以八旗、绿营为主,战斗力弱,不堪一击,压根就不是太平军对手。但是,大营中有一位骁勇善战之猛将,其麾下的捷勇是太平军的劲敌,在广西期间就屡次打得太平军苦不堪言。此人就是江南大营“救火队长”,天地会出身的一代名将张国梁,冯子材便是他麾下一员骁将。对于天地会出身的张国梁,石祥祯十分鄙视,认为他出卖了“友军”,出卖了以“反清复明”为奋斗目标的天地会兄弟。所以,石祥祯决定约张国梁出来“单挑”,是单打独斗的那种,而不是影视剧中两军对峙时的“单挑”。可以说,他想和张国梁决斗。

张国梁豪气冲天,岂能不应战,否则在军中如何立足!不过,石祥祯人高马大,力大无穷,自己可能会吃亏。为此,张国梁不再遵循江湖规矩,随身携带一把匕首,以防不测。果不其突然,两位在南京上方桥“决斗”时,没几个回合,石祥祯便俘虏了张国梁,并将其夹在战马上,飞奔南京而去。

也许是太兴奋,石祥祯只顾着夹住张国梁,却没想着会有不测之事发生。正当石祥祯快马飞奔之时,张国梁从腰间拿出匕首,割断石祥祯喉咙。一代名将就这样因“单挑”而亡,有点可惜了。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