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從中亞竄犯新疆的阿古柏勢力逐漸控制了天山以南地區,建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並自稱“畢條勒特汗”,即“洪福之汗”,開始了其在南疆長達十餘年的統治。1870年,烏魯木齊和吐魯番也被其佔領。同時,沙俄也趁火打劫,佔領了伊犁地區。

清軍只能退守塔城、巴里坤、哈密等少數地區,形勢十分危急。此前,清廷忙於鎮壓南方的太平天國和隨後爆發的捻軍起義,一直無暇出兵新疆。到了1873年11月,出身湘軍的中興名將、陝甘總督左宗棠在清廷的支持下,終於騰出手來,開始集結部隊向西北進軍。

整頓軍隊

在左宗棠的部隊抵達之前,署理陝甘總督並駐軍蘭州的是滿族將領穆圖善,但其部隊土氣低落,已經無力再戰。左宗棠發現後,當即向朝廷上奏,把這支部隊撤走,並從南方調來了剛剛完成裁軍整訓的湘軍和楚軍精銳,這些大都是左宗棠的舊部,常年與太平軍、捻軍交戰,戰力強悍。

改善裝備

在武器配備上,左宗棠本人非常重視西洋軍事技術,認爲“西人洋槍隊式,性列整齊,進止有度,遠勝中土。”因此,他派人到上海斥巨資購買了先進的德制M1871後膛毛瑟步槍等先進槍械和各種火炮,不遠萬里經長江運至武漢,再用馬匹運到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然後換乘駱駝運到前線。這些近代化的武器裝備雖然運輸時歷經艱難,但在後期的戰鬥中的確發揮了巨大作用。

集中運糧

出兵新疆,最大的考驗不在兵力,而在後勤補給。新疆地處邊陲,人煙稀少,走幾天不見人家是常有的事,糧食和運輸問題成爲用兵的首要難題。爲了從內地更多的運糧,左宗棠將以往的無償勞役改爲僱傭,規定無論商民,百斤糧運百里即付運費4至5錢銀子,沿途平價供應口糧、草料等,使得甘肅各地百姓紛紛加入糧草轉運大軍,解決了運輸難題。

籌措經費

左宗棠出兵新疆前夕,狼子野心的沙皇俄國已經先後吞併了希瓦、布哈達等中亞汗國,連阿古柏的祖國浩罕汗國也未倖免。鑑於沙俄在東方的擴張從來沒有盡頭和界限,爲了避免成爲下一道盤中餐,財政窘迫的清廷下詔“只要邊地安寧,朝廷何惜千萬金”,不惜允許左宗棠自行舉借外債。

從1876年起,由“紅頂商人”胡雪巖經手,左宗棠先後向英國高息貸款1595萬兩白銀。同時,左宗棠以爲西征大軍籌辦糧草、匯兌軍餉爲條件,向當時富甲天下的晉商票號舉債數百萬兩白銀。借高利貸打仗,甚至不惜“仰鼻息於外人”,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看看今天的中國地圖,雄雞一般的版圖上漂亮的尾羽,利息再高也是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