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是安徽。几乎每一个都对安徽徽州。

在北方人眼中,它是南方,

在南方人眼中,它是北方。

长三角经济带开发时它是西部,

西部大开发时它是中部,

唯一一个排在北京之前,

却依然是存在感不强的省份。

尽管这里有闻名天下的奇山秀水、

有游人热爱的最美乡村古镇,

也有被联合国盖章的灿烂文化,

但国人似乎依然没把它们,

跟这个省份联系在一起。

它就是静卧在江浙沪边,

看似平平淡淡,中规中矩,

又被江浙沪盛名掩盖光芒的安徽!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位于中国华东,安徽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所有走南闯北的安徽人都知道,

它低调却有实力,有颜却不任性,

它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省份!

安徽,尘封千百年!

安徽这两个字,

放在一起说才不过三百多年。

然而安徽,

从春秋时的诸侯国,

到南北朝时期的淝水之战,

从冬晋兴起的徽商,

到明朝时的中都,

在历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它的名山大川,壮美迤逦,

引历代文人墨客竞折腰,

从李白、苏轼、欧阳修、白居易,

到旅行家徐霞客等,

都在此留下翩然诗篇,

诗情画意,不输江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它藏着中国最美风景:

世界第一奇山黄山、

中国最美乡村宏村、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齐云山、

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

它从古至今,人才辈出!

从古代华佗、毕升、曹操、周瑜、

朱元璋、敢拼敢闯的徽商;

到近代的陈独秀、胡适、

如今的科技人才…

都为华夏大地做出杰出贡献!

而当人们只知道徽州的时候,

蚌埠、马鞍山、淮北、铜陵、

宿州、滁州、亳州、池州等安徽之地,

了解实在太少,它们被严重低估了!

安徽终于要火了!

为什么是安徽?

安徽,比你想象的要精彩,

单一个“徽”字,

就包含了“山、水、人、文”。

(抬头是山,低头有水,左右人文相映)

青山绿水,

细调出江淮的绰约风味,

人文风韵,

勾画出安徽的浓墨风骨。

是时候打破刻板印象,

去认识这个宝藏省份安徽了!

01

论山:

安徽之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诗人竞折腰。

徐霞客一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说的是黄山的绝色!

欧阳修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刻画的是琅琊山的秀美。

李白的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道出了莲花佛国九华山的梵音佛韵。

白居易的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正是天柱山的擎天一柱。

李白的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感叹的是敬亭山的浪漫风骨。

乾隆赞誉齐云山:

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吴楚东南第一关”的天堂寨,

大别山的主峰之一。

这里山山竞秀,川川壮美,

各有一番风韵在。

02

论水:

徽皖水韵,绵延千年。

2000多条河流、

580多个大小湖泊,

在此流淌千年。

徽州母亲河新安江,

它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芦溪湿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桃花潭,

李白在此写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千古绝唱。

沟渠纵横、田舍井然的响水涧,

被称为安徽的婺源。

“天河挂绿水”的九华天池。

一碧万倾万佛湖,

比杭州西湖大8倍!

宁国青龙湾,

一到深秋,美不胜收。

安徽的水,

处处秀美,各成风景。

03

论人文:

文韵徽风遍天下,

撑起中国优秀文化半壁江山!

长江、淮河、新安江,

不仅切割了中国,

还将安徽一分为三:

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

孕育了安徽的三大文化:

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

(细分的话还有第4种庐州文化,主要是合肥一带)

一、徽州文化

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商纵横华夏,

徽州文化更是广播千里。

一曲新安江,孕育了:

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

徽剧、徽菜、徽商等徽文化。

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

与敦煌学、藏学比肩为

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剧,

与其他剧种一起孕育了“国粹”京剧。

徽菜,

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

再比如我国文房四宝:

宣笔、宣纸、徽墨、歙砚,

它们都出自宣城。

而离不开这些文化的徽州

给我们的感觉是,

如泼墨画、如烟雨诗、如梦中乡。

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宣城▼

中国古徽州之乡:歙县▼

这里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

中国画里乡村:

黟县▼

西递、宏村、南屏,均位于此!

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厨之乡:

绩溪▼

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

祁门▼

青山碧水里的古村陈韵。

徽州文化的古韵,

令人沉醉。

二、淮河文化

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淮河流域诞生的老子,

及其稍后的庄子创立的道家学说。

如今,淮河穿过蚌埠而过,

从这里,分出了安徽的皖北,

淮河文化在此传承流淌。

淮海戏、泗州戏、

还有花鼓灯为代表的民间歌舞,

依然兴盛在这里。

这里的每一座城市,

都有鲜明的专属文化标签!

淮畔明珠蚌埠▼

酒都盛地阜阳▼

运河故里淮北▼

豆腐之乡淮南▼

中华药都,曹操故里

亳州▼

安徽通衢要地

宿州▼

三、皖江文化

引领中国几百年

长江两岸,

诞生了皖江文化,

其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天下文章数桐城”!

桐城派是皖江文化的代表,

从明末到晚清,引领文坛300年。

戏剧上,

有傩戏、青阳腔、黄梅戏等。

文化丰富到:

皖江八市,各有风姿。

老省会,黄梅戏之乡

安庆▼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

霸都合肥▼

千年古铜都铜陵▼

吴楚名区芜湖▼

钢城马鞍山▼

亭城滁州▼

名茶之地六安▼

四、安徽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山生茶,因水孕茶,

安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据华佗《食论》云:

“苦茶久食益意思”。

华佗是东汉时安徽毫州名医。

且中国名茶中,

安徽茶里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榜上有名。

一个地区拥有如此丰富的茶资源,

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凤毛麟角。

“自古名山出好茶”,

清代江澄云在《素壶便录》著作中,

称赞黄山毛峰:

“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

当为茶品中第一。”

徐霞客赞太平猴魁:

“清绿明净汤色爽,润喉提神味甘醇。”

有诗云:

“六安瓜片天下甲,野韵兰香齐山茶”。

道出了六安瓜片的香醇。

祁门红茶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

04

论乡情:

在安徽,走着走着就回到了“故乡”…

“粉墙黛瓦马头墙,

春花夏荷秋叶冬雪,”

几乎每一个都对安徽徽州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一砖一瓦,一年四季,

都能寄托乡愁。

江南第一村:呈坎▼

桃花源里有人家:西递▼

美术家村:查济▼

彩樯黑瓦的明亮:阳产▼

春天,

可以到安徽赏花。

家朋乡油菜花▼

卖花渔村梅花▼

夏天的细雨蒙蒙,

一下子仿佛来到那个记忆中的雨巷。

秋天的红叶与晒秋,

惊艳大半个中国。

歙县湖山村晒秋▼

塔川红叶▼

冬天,

美成一种素雅的水墨色。

塔川柿子▼

宏村 ▼

在黑白映画中,

走着走着,就回到了故乡。

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

几经浮沉,

时间带来的不只是沧桑,

还夹杂着丝丝韵味,

不变的是那奇山秀水,

不变的是那白墙黛瓦,

不变的是那古镇情怀…

这便是安徽,

走南闯北,看尽祖国风光,

安徽原来这么美,

终于要火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