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也好,乌镇也罢,如今都已被改造的差不多了,旧有的居民多已迁出原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商业旺铺,再加上平日里游人如织,已很难找到宁静、惬意的旧时风貌。而在广东,竟有个最原始的古镇,它比乌镇清静,比周庄古朴,夏天旅居好去处。

它就是古劳水乡。在广东鹤山,有着难得的宁静与无争。古劳水乡又称围墩水乡,据史载,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水乡地处西江岸边,明洪武二十七年,古劳人冯八秀奉旨兴建古劳围,从此,古劳便从滩涂泽国逐渐变成美丽的岭南,“围墩”是根据地理特点命名的,意即堤围下的一个个“墩”。

古劳是鹤山市的一个镇,位于鹤山市的西北部。“古劳水乡”习惯上指升平、双桥、新星、坡山等“围墩”区,这里有鱼塘和耕地共14300多亩,是典型的湿地生态地貌。“古劳银针”绿茶,行销海内外;家酱园制作的传统酱料“古劳面豉”,也驰名省、港、澳。它更有着威尼斯般的水乡风光。那一口口的鱼塘,一条条的“围墩”,以及状如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大小河涌,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简直使人着迷、沉醉。

它的房子靠河而建,四面都是水,鱼塘土地穿插,河网道路纵横,出行都要靠船和小桥,到处充斥着岭南水乡特有的灵气。

再多华丽的词藻都无法诠释,跟我一起走进古劳水乡,赏荷花、叹美食、寻找名人足迹,感受最中国的威尼斯吧!

古劳水乡

泥沙冲积成的600岁水乡

古劳水乡又叫做围墩水乡,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因为西江水从上游流到这,使河面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滩。

古劳就是从滩涂泽国逐渐变成美丽的岭南水乡的,“围墩”是根据地理特点命名,意思是堤围下的一个个“墩”。

烟雨朦胧梦古劳

烟雨蒙蒙时的古劳水乡,你一定要来,因为蒙上面纱的水乡美得让你窒息!

春雨邂逅古劳水乡,细雨纷飞,朦朦胧胧,整个画面似仙似幻,犹如一个忧思恬静的少女,真的美呆了有没有!

水道上纵横交错的石板桥

古劳水乡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那纵横交错的石板桥了。

因为这里泥土细滑,而且地少塘多,砖石砌成的石板桥比较耐用,所以石板桥和石板路遍布水乡。

当然啦,桥是古劳村民的生活方式,还会有像这样简易搭成的木板桥。

桥并不宽,两个人并行都有难,但古劳村民都习惯了,老人还经常挑着担子都走得很轻盈,一点不怕掉下去

以前村民外出都喜欢以船代步,现在路桥畅通,就常常看到“野渡无人舟自横”啦。

映日荷花别样红

每当荷花盛开,应该是古劳最美得季节了。

6月的荷塘就已经开始绿成一片了,花骨朵也冒出来了,不过还羞涩地紧闭着身体,花瓣一层紧裹一层

当那密不透风的荷叶上长满映日荷花,村民就驾着小艇在里面穿梭采莲,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采一片荷叶做伞,撑着小船在荷花中穿行,感觉真的是很好呢

古榕点缀下的绿洲

岭南水乡少不了榕树,而这里的特别大,那葱茏的树冠和粗壮的树干就告诉你它年过半百了。

这些大榕树和小桥流水人交相辉映,把水乡点缀成一个小绿洲,真是别有风情。

大树之下是宁静的村庄,从高处俯瞰,这些古榕树把水乡衬得美丽非凡,真是一幅水上村庄风情画。

这里孕育了很多名人

正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古劳水乡的美丽山水也养育了不少名人哦

这里是一代咏春宗师梁赞的故乡,叶问正是他的徒孙,而李小龙是他的曾徒孙,不愧是咏春界的师祖,公认为的集大成者。

梁赞先生的四座青砖大屋还在,你都能看到当时练拳用的木人棍棒,想要学咏春的你可以来感受一下

没错,这还是中国凉茶之乡,一代凉茶大王王泽邦老家就在这哦,可以来感受一下浓浓的凉茶文化

跟古劳人一起划龙船、吃龙船饭

龙和龙舟是古劳的吉祥物,所以他们很重视龙舟节,要经过起龙舟、赛龙舟和埋龙舟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三夹腾龙”这一重要习俗。

起龙开始,要先点香烛拜祭神灵,敲锣打鼓,放鞭炮

妇女要向河涌洒祭品,为了河神也寓意着四海升平,平安吉祥

龙舟装上龙头龙尾后,要让村里的长老来“画龙点睛”

当然,包粽子必可不少,而且特别足料好吃!

然后就是重头戏赛龙舟了,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遇上大雨淋头,村民都那么兴致勃勃

吃上一桌丰富的龙船饭,之后就要将龙舟埋在河塘底,让泥浆掩埋整艘龙船

隆重而纯粹的风俗让你感觉到乡村节日独有的热闹和氛围。

不得不试的古劳美食

古劳紧靠西江,有很多地道河鲜:河虾、西江鳊鱼、西江鲤、西江钳鱼等等

还有升平鱼皮角、双桥鱼蓉粥、铜盆大头鱼等特色美食,一定要尝尝哦

人在古劳,总能忘情!为了那份古朴,为了那份悠然,那份向往,这个夏天,我们去古劳水乡旅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