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曾经有个灾难电影,英文名叫The Day After Tomorrow,而对于中文译名,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直接译成《后天》,另外一种是译成《明天之后》。但是,究竟哪一个更好,大家也很难统一意见。我个人意见,比较倾向于翻译成《明天之后》。理由大概是这样的:这是一部灾难片,人类大浩劫,我们总在思考人类的明天,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思考明天的明天,也就是明天之后会怎么样?所以,如果翻译成《明天之后》,更能体现这部电影对于人类未来的反思。

  SO,一个小小的after,也能表达出很深刻的意境出来。

  当然,有时候也会引起误解,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例:

  Women should not have children after 35.

  Really...35 children are enough.

  译:

  女人35岁后不应该要孩子了(女人有了35个孩子之后就不要再要孩子了)。

  确实……35个孩子足够了。

  其实,我们知道第一句话的真实意思应该是说女人35岁之后不应该要孩子了。但是生生地被另外一个人理解成了:女人有了35个孩子后不应该再要了。因为“after 35”确实会造成一些误解。

  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失眠很痛苦,比如小崔,抑郁的很,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有些人被折磨得想自杀,买了一百粒安眠药想自杀。结果呢,看下面这句话:

  例:

  But after the first two sleeping pills, he fell asleep.

  译:

  但刚吃了两粒就睡着了。

  生活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他想把100粒安眠药全部吃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安眠药的质量实在太好了,刚吃两粒就睡着了。问题解决了,不用死了。

  还有这么一个段子:

  例:

  Pretend you are in a jungle[丛林] ,and a tiger is after you, what should you do?

  Stop pretending.

  译:

  假设你在丛林里,一只老虎正追你,你应该怎么做?

  快不要假设了。

  上文这种制造幽默点的方法,我们在汉语中也是经常用的,很常见的方法。

  有些人上班比较墨迹,给老板磨洋工,即使到了单位也不好好干活,比如下面这个人:

  例:

  He has one big problem. It takes an hour and a half for him to get to work---- after he gets there.

  译:

  他有一个大问题,他上班要花一个半小时——在到达单位后。

  这句话讽刺有些员工到了办公室,东摸摸西摸摸,弄弄电脑,热点水,吃点点心,坐在办公室一个半小时后才开始工作。

  很多人知道,印度一直给人的感觉不太好,脏乱差,强奸案盛行,所以很多人不敢去印度旅行。有人为了促进和鼓励大家去旅行,写了一本宣传手册,但是人们看了之后,就更不想去了:

  例:

  It will save you a great deal of money, because you will most certainly never go to India after reading it.

  译:

  这本手册会给你省很多钱,因为你读完后你肯定不会去印度了。

  

  大明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中国社科院博士

  前新东方四六级考研英语名师

  从教十余载/学员数十万

  出版英语学习书籍数十本

  英语四六级考425分是什么水平?涨姿势!!!

  若是金庸笔下的人物都去考研,结果又会如何?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批改网叫你放学不要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