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西安的一處地宮中,挖到了唐僖宗的專屬茶具。

這件叫茶籠,是用來儲存茶餅、茶團的,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這種通風的金屬籠子,可以防溼、防蟲。

這件叫茶碾,唐代人煮茶用的是茶粉。所以先要將茶餅、茶團敲成小塊,然後放在茶碾中碾碎。

茶羅,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篩子。把碾好的碎茶放在茶羅裏,蓋上蓋子。前後撞擊地篩出茶粉。

還有這件像燭臺一樣的茶具,叫鹽臺。打開蓋子,下面是一個小盤,盤裏放的食用鹽。唐代人飲茶,還保留了一些羹飲的方式,就是要在茶裏放上鹽、花椒。頂端小圓蓋裏,放的就是花椒。

最後,茶泡好了再一杯杯倒進琉璃小碗裏,大夥終於可以開始喝了。這種由茶粉泡出來的茶,也叫“點茶法”。

別說要經歷這些工序了,聽着就覺得麻煩吧?可偏偏,古人們還挺享受這種意趣。

這種喝法持續到了元朝,他們也開始覺得這麼喝茶複雜了一點,跟現在類似的泡茶開始流行。同時他們也喜歡用茉莉花熏製茶葉,以掩蓋劣質茶葉的味道,於是演變出了花茶。

不過,唐代的茶粉“點茶法”在如今的日本依然常見,沒錯,它就是抹茶!

值得一提的是,“茶”在中唐以後已經被普遍採用,但我國地域遼闊,方言各異,茶字的發音差異也很大。以廣東一省爲例,汕頭附近的發音是“tè”;福州發音是“tá”,華北地區有“chái”的發音。所以當我國茶葉輸出到國外以後,世界各國也有了茶的譯名,如俄文的“чай”,英文的“tea”、法文的“thé”等,都是照着我國華北、廣東、福建等地區人民的發音轉譯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