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終於過去了,

  據說這次某寶成交量再創新高,

  12 個小時就達到了1500 億的成交額。

  看來大家沒少爲阿里的事業添磚加瓦啊

  網上也出現了好多調侃的段子,

  據說南方人雙十一之後都成了這樣

  網上還出現了很多與雙十一相關的專業詞彙。

  比如有這麼一羣姐妹,

  她們榮辱與共,

  你買我也買,你窮我也窮!

  還有一種詛咒,

  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

  家裏的東西集體以“罷工”提醒你:該上新了!

  也有一羣人,

  無論雙十一之前的算盤打得有多精細,

  一到付款的時候就抓瞎

  姐身邊也有很多人,

  每到雙十一就不由自主想購物,

  莫名其妙付了款,

  還沒等到美妝、美衣讓自己傾國傾城,

  卻早已傾家蕩產。

  今天姐就把公司裏這羣剁手達人,

  這些年真金白銀總結出血的教訓分享給大家,

  歡迎大家無情地

  嘲(dui)笑(hao)她(ru)們(zuo)

  1、一波操作猛如虎,最後便宜了兩塊五。

  在雙十一開始前,

  朋友圈突然被一串神奇的鏈接刷屏。

  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私信就響起來了。

  馬雲 baba 撒錢的營銷套路真是屢試不爽。

  今年又變成了點贊贏能量,讓大家拉戰隊 PK。

  獲勝方 1 能量可以換 1 分錢,

  上不封頂。

  別看錢少,絲毫不影響大家薅羊毛的熱情

  平時路邊掉了 1 塊錢都不願瞧上一眼的人,

  現在卻爲了這 1 分錢,

  老臉都不要了,到處求人點贊。

  折騰來折騰去,最後每人省個兩三塊......

  甚至賠本▼

  馬雲 baba每次都說全民瓜分 XX 億,

  最後全民折騰十幾天,一人分個幾塊五。

  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買 if 種草機的東西,

  清空購物車、送 iPhone 靠譜點吧

  (哎呀不小心植入了)

  2、定金一時爽,尾款火葬場。

  今年還流行交定金。

  100 多塊的洗護用品,10 塊錢就能“拿下”,

  1599 塊的大衣,159 元就能成功預訂。

  極易讓人被眼前的假象迷惑,

  覺得自己幾千塊的工資,

  就能擁有整個世界。

  凌晨 1 點之前,還竊以爲自己是消費升級,

  等到付尾款的時候才知道,

  未來 N 個月,

  都要消費降級,或者乾脆蹦極......

  最無奈的是,

  定金一付,小辮兒就抓人手裏了,

  洗衣液沒了?想想交了洗衣液的定金

  那先不買了,先穿別的;

  沐浴露沒了?想想交了沐浴露的定金

  那先不買,先搓搓得了;

  姨媽巾沒了?想想交了姨媽巾的定金

  那先不買,好像不行……

  東西再怎麼缺,

  爲了預售已經交出去的那 10 塊錢,

  誓死也要捱到雙十一啊......

  3、爲了減 10 塊,湊了 100 塊。

  滿減,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促銷手段。

  每滿 200 減 20 看上去很划算,

  可你把想買的一結算,

  不知道爲什麼,

  永遠都是在 198、398、598 以下徘徊。

  離滿減總有一步之遙,

  每當這時候,你就好像得了強迫症,

  不湊到滿減渾身難受。

  買件 589 的外套,

  就想要再隨便買一件便宜的湊個單。

  可轉念一想,與其買點兒沒用的,

  倒不如直接再入點用得上的。

  湊完單發現 789 了,

  唉,又能減了......

  最後,

  爲了買這個 589 的外套,

  湊了一條圍巾、兩條打底褲、三雙襪子。

  雪球越滾越大,錢花得也越來越多。

  冷靜了之後再想想,

  我原本只是單純地想買件外套而已啊!

  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兒嗎?

  有!

  那就是對自己認識不清!

  4、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你以爲你不會煲湯,

  是因爲沒有砂鍋;

  沒有過上健康的生活,

  是因爲少了榨汁機、豆漿機、麪包機、

  煮蛋器……

  而你之所以沒有這些東西,

  就是在等一個降價契機。

  於是趁着雙十一打折,

  興致勃勃地買了一大堆材料,

  幻想自己能過上自給自足、歲月靜好的生活。

  可試過一次之後,

  你還記得它們的存在嗎?

  爲了掩蓋自己“敗家”的事實,

  還恨不得把這些東西“毀屍滅跡”,

  假裝自己從未瞎買過。

  還有些人,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容易衝動,

  “這個咱家有了。”

  “這件不一樣,我一定會用的。”

  最後,家裏兩個人,

  囤了 20 幾個杯子、30 幾個盤子,

  不僅不會用,還得找一大櫃子來擱。

  每次看到在櫃子深處喫灰的它們,

  都是一陣心累......

  5、打折必囤貨,優惠全都要用光。

  

  雙十一的你,還會莫名患上“囤貨癖”

  姐身邊就有兩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是囤生鮮。

  爲了湊滿 150 減 50 的生鮮券,

  26 塊 9 一箱的柚子,一次買了 6 箱,12 個。

  每天都在和腐爛速度賽跑,

  最後還把自己喫傷了。

  還有一個是囤面膜。

  趁着雙十一打折,想買一盒補水面膜,

  結果一看買兩盒減 20,買三盒第三件 0 元,

  反正一定會用,幹嘛不買三盒呢?

  又轉念一想,面膜反正經常要用,

  這麼便宜還是囤夠一年的量比較划算。

  結果一囤就是十幾、二十盒,

  到最後懶蟲上身,有的用到過期,

  有的過期了還沒拆封……

  真像是那個段子說的,

  雙十一瘋狂囤貨,

  最後,

  前年囤的洗衣液到今年快過期了,

  去年買的衛生棉今年改用棉條了,

  618 買的避孕套現在懷孕了......

  結局讓你欲哭無淚。

  6、我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相信別人。

  雙十一到了,大家的耳根子也更軟了。

  美妝博主說,

  我們一定要準備一支顏色獨特的口紅,

  隨時都可以做整條街的“一枝花”。

  然後你就去查試色、看買家秀、

  問遍閨蜜,

  最後確定它就是自己的菜。

  買回來卻發現,

  你最常用的還是那支黃皮顯白、

  白皮顯慘白的經典色號。

  那些高貴冷豔的顏色,

  都被安排在了梳妝檯最顯眼的位置做擺設......

  不僅愛入美妝的坑,

  衛生棉的坑也是說入就入。

  同事隨口說一句:

  我最近都在用衛生棉條,用起來舒適又衛生,

  比傳統姨媽巾高級許多。

  就成功讓我喫下這顆安利,

  覺得特別適合行走在時尚最前沿的自己。

  於是一股腦囤了三、四箱“同事同款”,

  然鵝,買回來發現大小不合適,也用不慣。

  但每次看到房間角落裏的它們,

  總會安慰自己,

  說不定哪天我變了,就用着合適呢?(呵呵)

  更可氣的是,

  有時還會被商家制造出的“明星同款”所欺騙。

  你以爲你用最便宜的價格買了什麼明星同款?

  結果看到原圖的你眼淚流下來

  當然,今年也湧現了一批雙十一編外人員。

  雙十一編外人員,指的是那些

  規則不懂、活動不參加、

  啥也不想買的圍觀羣衆。

  他們這些人,

  大多數都經歷過了

  00:00 蹲守秒殺的緊張刺激,

  認爲錢沒了可以再掙,東西下架了就沒了。

  也體驗過了像排遊樂園長隊般領快遞的辛酸,

  連續十幾天在不同快遞點

  都出現過他們在風中凌亂的身影。

  受盡了雙十一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於是今年,他們選擇佛系,

  內心只有 love & peace。

  他們頂住了各大商家

  想讓你雙十一過得更快樂,

  而不斷轟炸給你的優惠短信。

  扛住了身邊人

  每天都討論囤什麼比較划算的誘惑。

  趕在雙十一之前,

  就火速入手了未來一個月最需要買的東西。

  多花十幾塊,

  就能享受到商家、快遞小哥最後的溫柔,

  他們覺得非常值。

  彩蛋

  今年,還有一羣畫風清奇的女子,

  入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物,

  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

  比如姐的助理鍋鍋,

  被抖音安利,

  買了個會扭又會唱歌的向日葵

  每天下班看到它都要笑哭。

  還有社交達人熊仔,

  爲了能時時佔據在社交圈最中心,

  朋友圈刷屏就算了,

  她還入手了一個搖步器

  每天把自己搖成朋友圈步數排行第一名。

  難怪姐腿都走斷了還走不贏她,

  都是套路!

  這些血的教訓,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等着大家的吐槽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