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雪時節,或晴或雪,詩人們或詠或嘆,留下不少佳作。”也就是說,到了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

原標題:【節令文化】小雪 | 小雪時節,萬物收藏

十月天寒,雨落雪凝

觸地即化,小而未滿

是名“小雪”

古籍《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也就是說,到了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爲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雪量還不大,所以稱之爲“小雪”。

天氣越來越冷了,朵朵飄落的曼妙雪花,也爲寂寥的寒冬,增添了一抹詩意的浪漫。

雖然此時的雪常常或半冰半融,或落地即融,尚不能以完美的雪花形狀在地面上積存。但是,雪的出現,則是寒氣真實生成的顯現。古人認爲,由於天空中陽氣上升,地下陰氣下降,導致天地阻隔,陰陽失調,致使萬物因封閉而一片蕭條,進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丨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

小雪時節天氣已經頗爲寒冷,北方以降雪爲主,南方雖然下雨,但是雨後的彩虹已經銷聲匿跡了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天氣寒冷導致天空的陽氣上升,地面的陰氣下沉,陰陽兩氣不能融會貫通。

三候“閉塞而成冬”

小雪時節的北方已經封凍,而南方剛剛進入初冬,雨水明顯減少。

小雪丨習俗

不管在哪裏,都有小雪時節儲備過冬食物的習慣,“冬臘風醃,蓄以御冬”。

時至今日,儘管現代農業和物流業已經發達到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冬季的物資匱乏,小雪依然是全家人齊心協力“存糧”的時節——對中國人而言,發動全家一起做這件事,比食物本身重要得多。

小雪時節,南方人家買來蘿蔔、青菜、雪裏紅等蔬菜,暴曬醃製,成品既可佐粥下飯,讓人胃口大開;又可煮湯炒菜,增色提鮮。

在福清,還有農曆十月喫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丨詩意

小雪時節,或晴或雪,詩人們或詠或嘆,留下不少佳作。

來看看詩人們小雪時節都在幹什麼呢?

《小雪日觀殘菊有感》

宋·方回

欲雪尋梅樹,餘霜殢菊枝。

每嫌開較晚,不道謝還遲。

早慣飢寒困,頻禁盜賊危。

少陵情味在,時諷浣花詩。

天氣將要下雪了,梅花快要開放了,殘霜還掛滿菊枝。人們常說菊花開的晚,卻不曉得它落花時候也晚。

人生也逢寒冬,早就習慣了飢寒交迫的時候,還有盜賊相威脅。這境況與滿紙風霜的杜甫何其相似呀!

END

編輯:趙國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