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崔莉莉 見習記者 吳海舒

物聯天下,傳感先行。

11月12日~13日,2018年“首屆世界傳感器大會”在鄭州舉辦。3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會、10餘位院士專家出席。

從會議上傳來消息,鄭州將在高新區落地“千億級”國際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中國傳感谷”;同時確定,2018年~2020年,在鄭州連續舉辦3屆“世界智能傳感器大會”。

“中國傳感谷”將落戶鄭州高新區,形成“千億級”產業

“人感知世界,靠的是眼、鼻、耳等器官,傳感器就相當於這些器官,通過’聰明’地採集環境信息,經過各種算法處理,變換成特定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儲存、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接受採訪時說,傳感器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實現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重要支撐。

世界傳感器大會上宣佈,將在鄭州高新區建設規模達到千億級的國際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中國傳感谷”。

目前,高新區集聚了漢威科技、新天、光力、新開普等一批全產業鏈傳感器企業;集聚了北斗定位、5G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領域的重要資源。

鄭州高新區已經規劃了200畝先導區,正在規劃3~5平方公里“中國傳感谷”。未來5年,河南還要打造洛陽智能傳感器基地、新鄉智能傳感器基地兩個基地。

“鄭州共識”發佈,“國際級”大會在鄭連辦3年

11月12日開幕式上,智能傳感器創新聯盟和鄭州市政府一起發佈了智能傳感產業的“鄭州共識”,宣佈共同構建全球智能傳感器產業交流平臺,打造智能傳感器領域的國際性盛會。

同時還宣佈,2018年~2020年,將在河南鄭州連續舉辦3屆“世界傳感器大會”。

“在規模、參會嘉賓、參會企業等方面,逐年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說,以世界傳感器大會爲推介,以鄭州智能傳感器基地爲抓手,形成傳感器產業的“鄭州符號”,打造一個全球性的傳感器產業品牌。

傳感器是細分行業,河南有“後發優勢”

“鄭州高新區對基地的建設非常支持,智能傳感器產業會是鄭州的一個支撐產業。”蔣莊德介紹,傳感器是智能製造產業的一個細分行業、細分市場,無所不包、無所不用,在汽車、機械、航天航空等諸多製造行業有重要應用,產業擴散能量非常大。

蔣莊德分析,鄭州在傳感器產業方面發展,居於全國中間位置,擁有“後發優勢”,既有發達地區的經驗可以借鑑,又對資金、技術、人才充滿渴求,正是發力的時候。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立偉建議,鄭州應該制定10~20年的傳感器產業發展規劃,將國內和世界上相關優秀人才都吸引過來;同時,注重本地人才培養,和國內外一些高校聯合培養科研人才。

“鄭州發展傳感器產業非常聰明,就像武漢搞’光谷’一樣。”周立偉說。

(首席編輯 徐馳 編輯 施尚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