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拉開帷幕。 4月27日,爲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完善創業板市場多空平衡機制,深交所、中證金融及中國結算共同制定了《創業板轉融通證券出借和轉融券業務特別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第五條"出借人"一欄提出要擴大出借人範圍,明確表示符合條件的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可作爲出借人蔘與證券出借。 同時,醞釀已久的創業板註冊制揭曉,昨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其中,也明確要求推動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這是繼2014年1月8日原保監會明確放行險資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後的又一大政策利好。 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險資是否聞風而動?多家險企資管人士認爲,這對於險資投資是個好事情,可以盤活手中的權益資產,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創造收益。"若有合適標的可作爲增強收益的一種方式",一家大型上市險企資管部管理人士對《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表示。 然目前政策剛出,多數險企仍在操作層面討論是否可以做、如何做。險資還需綜合考慮出借期間股票的波動、基本面變化、出借利率等方面的因素及實際組合收益水平、流動性情況。一家大型壽險公司資管部人士指出,"大多數保險機構會謹慎入場。" 可作爲增強收益的一種方式 深交所、中證金融及中國結算共同推動保險資金作爲出借人蔘與證券出借,政策雖放開,以"沉穩"、"謹慎"聞名的險資能否響應? "保險業會盡快研究制訂相關舉措,險資要支持實體經濟,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同時也要獲取合理的收益並且有效管控投資風險。"一位大型壽險公司投資管理部人士如此對《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表示。 而對於整個行業的配置情況,其坦言,"即使政策允許險資還要看各自的需求,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資金配置策略,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實際組合收益水平及流動性情況。" 一家中型壽險公司權益投資人士對此次政策放開表達了積極的態度,"險資會考慮創業板出借股票方面的投資,長期持有的股票,如果不考慮擇時,不選擇短期賣出,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能創造收益,何樂而不爲呢?" 證券出借,即將股票或債務證券出借給第三方,使投資者獲取微薄的額外收入。證券的借入者需要這些證券來建立空頭頭寸或者沖銷交易失誤,出借者則收到作爲抵押的現金以保證所出借證券的安全。 一位大型上市險企資管部管理人士直言,"我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有合適的標的,其實際上是可以作爲增強收益的一種方式,但目前保險資金作爲出借人出借股票方面的投資還要看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 "保險資金作爲出借人出借股票,這個'出借'實際上股票是媒介,出借是方式,利率是目的,因爲股票只是借給投資者,所有權沒有轉移,其國債結構的出借標的有所不同,所以仍需要看具體辦法是如何制定的。"上述大型上市險企資管部管理人士具體闡述道,"因爲股票還是出借人所有權,所以還需考慮出借期間股票的波動、基本面變化、出借利率等方面的因素,如果這些都不合適的話,那就無法操作。" 誠然,目前政策剛出,大多險企仍處於瞭解和判斷階段,還未上升到決策層面。一家大型壽險公司資管部人士亦表示,"目前我們還是在操作層討論這個事情可不可做、如何做,還沒有到決策層面。就個人而言,這對保險資金是個好事情,可以盤活手中的權益資產,但要看怎樣評估和管理操作風險。" 但上述大型壽險公司資管部人士表示,"大多數保險機構會比較謹慎。" 監管推動險資投資創業板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推動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而自2009年10月開市以來,創業板一直是險資投資的"禁地",直至2014年1月8日,原保監會才明確放行險資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此次更是明確要求推動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 "這只是對創業板上市的方式作了一個改變,但不改變市場本身的現狀和投資價值,會改變未來上市公司的結構。"上述上市險企資管部管理人士認爲,"對保險資金來講不會因爲新的政策就聞風而動,根本在於其還需對每一個投資標的做仔細的投資價值分析才能知道是否值得投資。" 上述中型壽險公司權益投資人士指出,"今天大盤的走勢就反應了這個影響,長期來說政策肯定是促進市場越來越透明,好公司越來越受益的。"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19%,收報2810.02點;深成指上漲0.47%,收報10501.15點;而創業板上漲幅度最多,上漲0.60%,收報2030.72點。 星石投資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楊玲指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爲20%,創業板的股價波動將會加大,那麼機構投資者在選股上需要更加嚴格,從基本面研究出發,有真實業績支撐的成長性公司即價值成長性公司會更受關注。" 同時其表示,"此次創業板對退市制度進行了修改完善,簡化退市程序、優化退市標準,完善創業板公司風險退市警示制度。隨着可投資標的的逐步擴容,標的的稀缺性將會降低,尾部企業的淘汰和出清有望加快,殼資源價值將會大幅降低,資源不斷地向優質企業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險資共計對51家A股上市公司調研達169次,而對39家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調研次數達144次,佔比高達85%。而自今年二月份以來,險資調研"中小創"已然成爲風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