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如果说在疫情之前,宅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于私人空间,专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于形式的文化),是一种趋势,是一种选择与态度,那么在全国防疫期间,“宅”,已成为一种被彻底落实的规定,当然这个规定一部分是强制的,一部分也是自愿的。

宅,这个概念最初非褒非贬,后来又逐渐的发展为两个极端,且在这两个极端的状态中,都曾停留过一定的时间。而如今,宅,这个概念是褒是贬早已不再绝对,唯一的区别主要看宅的目的。

宅与孤独,但孤独并不孤单

之所以这次防疫期间,不管强制还是自愿,会出现宅的这种状态,出于对目前我们生活状态的一种限制,因为与宅对立的状态,最直接的就是频繁的社交,社交意味着人与人,人与人们的接触,尤其是工作以外的不必要交往,这种接触对于病毒的传播极为致命。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去考虑一个问题,在宅与社交之中,我们为什么总会偏向于后者?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对此的答案很幽默,也很讽刺:

“因为他们没有理由谢绝,因为他们欠下了一顿晚餐。”

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社交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义务,对这种义务最佳的解释,或许就像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到的:

“社交生活的关键是在于帮助他人控制恐惧。”

也就是说,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频繁的交往是可以克制未知恐惧的,而各自宅在家中,则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恐惧无限的扩大,因为人比较敏感,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时候,思想的方向不受控制。

从以上可以看出,未必我们在社交中都是自愿的,当然存在部分以此为好,别有目的的,而多数人是为了生活,为了不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勉强从之。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选择社交介于自愿与勉强之间,因为他本身就害怕孤独,但正是因为对孤独的恐惧,让他们看到与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孤独的负面,就像伊恩·麦克尤说的:“很多时候,蒙蔽我们双眼的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执念”,这种执念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偏见,可能由喜好厌恶所生,也可能由恐惧所生。

但实际上,对于部分人而言,孤独并不可怕,反而孤独是一种渴望与期待的状态,因为在孤独中,他们能更加清晰的看清自己,在孤独中他们能活的更加自我,因为在孤独中他们能慰藉在生活中一直隐藏的伤口,这就像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说道的:“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疲惫,看不到也寻找不到生活的美时,可能就存在自己与自己因陌生而迷失的状态,这就如同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道的:“我们的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其美”这个泉水不仅是自我生命之泉,还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源头。心中的自己,那个因为害怕孤独而未曾和谐共处的自己,正是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所以,宅,是一种与自己共处的状态,孤独但未必孤单。

宅与生活,生存之外的升华途径

对于现在的成年人而言,压力与年纪往往都是成正比的。生存,尤其是如何更好的生存,依旧是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难题,对于这些人而言,“八小时内求生存”,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成为了这部分人中多数人缓解忧愁、疲劳的最佳时间。

但是选择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来缓解与迎接下一个“生存八小时”的来临,即便能称得上是一个循环,但很可能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反而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困于现状的死循环,这个现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所渴望的,我们也不能从中获取到幸福、快乐与满足,因为往往这个现状并不足以支撑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所以“八小时之外求发展”,成为了一个既老套的鸡汤,又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突破口。

如何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当然会因人而异,在疫情爆发之前,想来更多人的突破点都将此用在了家庭之外——社交之中,毕竟当今的生活很多时候难逃“人情”二字,也就相当于将自身的发展寄托于自身以外的人和事。

这种做法对与错,不好给一个绝对又肯定的答复,但是老人常说的两句话,对此又有一定的启示,一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换句话来说,人情往来、社交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即便能带来一定的安全感,随之而来的还可能伴有着更多的不踏实感,因为这些往往都是虚的,不够牢固,相对而言,绝对没有自身所孕育的、所拥有的,更加牢靠、更为有力,而若想要自身硬,那么就需要耐得住寂寞,也就是能够正确的对待“宅”。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这里的闲暇,可想而知就是我们口中的八小时之外,而如何善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如何去“宅”。

至少,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与提升,而非外界的干扰,如同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的那样:“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因为那样看似是为了生活,但实际上却毁灭了生活的目的与潜力。

所以,宅在家中,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取决于为了什么去“宅”,又利用“宅”做了什么。

宅与家庭,弥补情感缺失的契机

近日,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网上曝出了一则新消息,西安市民政局离婚登记处爆满,部分人认为这则消息的背后是因为长期宅在家中矛盾的爆发,但实际上,或许更应该是曾经所遗留下的情感历史问题所致。

其实抛开疫情这段特殊的时期,在婚姻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夫妻双方因一方过度“在外奔波”(社交)而产生的情感疏离与情感缺失,原因为何,关键的一点就是夫妻双方在家中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情感从来不是一个类似于“永动机”般的存在,情感是会被消磨的,离最初热恋期的距离越远,这种消磨程度越会增加,“七年之痒”的问题所在,有一部分原因就源于此。尤其是对于女性,丈夫在家时间的缩短,很容易产生内心的不安,对此,不同的女性可能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内心的不安,许是频繁的发脾气,许是过度的敏感,而女性突然间状态的改变,会让男性感觉到种种不适,从而致使双方在婚姻中矛盾重重。

而夫妻双方宅在家中,从根本上就会缓解这类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若在宅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互动和情感的沟通,所孕育出的情感足够抵消情感消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不得不说也是宅的好处之一。

同时,宅对于家庭的益处,不仅适用于夫妻间的情感之中,还适用于与子女间的亲子关系以及与父母间的亲情关系。对子女情感的缺失,不利用子女(尤其是幼年)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亲情间的情感缺失,则是导致“空巢老人”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所在,当然,有一些人会说,后者多是因为子女外出打工,无暇陪伴,然而,现在目前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虽未远离,但给予的陪伴也寥寥无几,所以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分别。

也许,会有部分人对这段的观点有严重的质疑,自己不在家中的“奔波”,正是为了这个家庭,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你所有在外的时间都有正当的理由,即便确实是为了家庭着想,也要清楚一点:所获取的成果并不能弥补情感缺失所造成的伤害,何况在外的时间还未必是完全为了家庭,也不是唯一的途径。

在古代,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是生命的一种升华,当时的寒窗就是一种宅,对于现在来说,这种宅可能对应的是我们年少时的学生时代,而成年后,生命如果还想再进行一次升华,可能仍旧需要宅,只不过这种宅与当时的宅会存有一定的差异,但目的仍旧是相同的,为了生命与生活的一次升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