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通臂猿猴壽元盡,百姓自發給他做了金箔雕像,敬稱他爲“神猴大將軍”。在去西天取經路上,通臂猿猴綁了月老,質問自己和雀仙的姻緣。

夢迴兩小無猜時,一笑紅顏耳畔輕 佛教《開經偈》裏有一句: “人身本一小天地,頭頂青天腳踏地。堂堂正正一道體,原本不染一點塵。” 這句話用來形容通臂猿猴(郭政鴻飾演)和萬妖女王(張慧儀飾演)千年前的形象最合適不過。 一千年前,通臂猿猴身披戰甲,斬妖除魔,受萬人敬仰。他每次出戰,小粉絲雀仙都偷偷跟着他。 後來通臂猿猴壽元盡,百姓自發給他做了金箔雕像,敬稱他爲“神猴大將軍”。雀仙陪在通臂猿猴雕像旁邊,嘰嘰喳喳地給他講每天發生的事情。 得知天災使得百姓受苦,通臂猿猴便讓雀仙啄去雕像的金箔,救濟百姓。那時候的他,心懷慈悲,雀仙也天真善良。 相伴了五百年,那是她一輩子最快樂的回憶。 五百年裏,即便是大雪紛飛的季節,雀仙寧願受凍也不肯飛走。她不想離開神猴,直到萬妖國王蟒蛇精向她求愛。 求愛慘遭醜拒,蟒蛇精怒把雀仙同化,從此雀仙失去了飛往天空的能力。與此同時,通臂猿猴飛昇成仙。 雀仙無法面對自己變得如此面目可憎,於是黯然離去。 無奈人心漸開明,貪嗔癡恨愛惡欲 通臂猿猴成仙后再次下凡,是因爲好朋友雀仙的雕像被百姓損毀。他曾經救助過的百姓,如今卻要毀其金身,轉去供奉孫悟空,通臂猿猴對世人的無知、變心產生恨念。 黑化後的通臂猿猴眼影一抹,妖異的樣子比主角孫悟空還帥氣是怎麼回事? 他不禁想,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燒生死簿和搶定海神針,爲什麼孫悟空做了那麼多壞事,卻還能被欽點去西天取經?越想越偏激,通臂猿猴漸漸起了一種叫嫉妒的惡念。 孫悟空,這誰打得過?通臂猿猴帥不過三秒就戰敗,還被迫在大庭廣衆下認錯。因此他敵視孫悟空,憎怨滿天神佛,有了嗔念。 話鋒一轉,雀仙成了萬妖國女王,依然對通臂猿猴戀戀不忘。她救了被打回原形的通臂猿猴,想和他雙宿雙棲,這是動了人性裏追求、佔有的貪念。換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她饞通臂猿猴了。 通臂猿猴在雀仙的鼎力相助下,終於練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法術。日夜都在想打敗孫悟空,當得償所願後,通臂猿猴心裏並不算特別喜悅,他只是像在外行軍的丈夫一樣,心裏牽掛着妻子。 在去西天取經路上,通臂猿猴綁了月老,質問自己和雀仙的姻緣。得到四個字:不得善終。 自詡不受仙佛擺佈,敢與諸神爲敵的通臂猿猴,眼神裏第一次流露出不知所措的脆弱和迷茫。他像個得不到就要發脾氣的小孩一樣,強迫月老篡改自己和雀仙的姻緣宿命。一切皆因愛念。 可惜通臂猿猴風光不了多久,再次被孫悟空打回原形。這次真沒救了。 (雀仙辛辛苦苦奶到他滿級,結果他復活了又亂開團。我覺得,可以舉報這猴子送人頭了。) 爲了給通臂猿猴報仇,雀仙用七情六慾石控制了很多神仙。每個被控制的神仙,心裏都有點在意的、害怕的、渴望得到的小九九,此爲慾念。 我說了六個人性執念,還剩下一個癡念。“諸煩惱生,必由癡故。”,雀仙后期作天作地,都源於她對通臂猿猴的癡念。 最後雀仙終於看到了通臂猿猴,她一身狼狽,而他高坐於廟宇。 “所謂情之何物,無非虛空夢一場。”通臂猿猴看着雀仙,眼神平靜無波。 當時我看到這句話,心裏的感受是:這通臂猿猴妥妥的渣男啊。 不少網友說:“寧願通臂猿猴最後是死去,也不想看到他成佛。” 當你爲了某人做了一大堆事後,對方告訴你:可以,但是沒必要。你是什麼感覺? “原來我處心積慮,都只不過是一場夢。”雀仙徹悟,削去長髮,皈依我佛。

我覺得,與其說雀仙是皈依佛,不如說她皈依的是成了伏虎羅漢的通臂猿猴。就像千年前那樣,陪在他的雕像旁,看着他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