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废高分子材料的处置方式有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几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依次增大。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努力方向是:在温和条件下以高回收率化学回收其反应单体,并可以完全重新用于合成该高分子。


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围绕化工新材料的话题一直是化工人士关注的热点。在今日举办的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新材料发展趋势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化工新材料的相关话题展开了讨论。

130多个产品无法自主生产!我国化工新材料短板如何才能补齐?

我国化学工业最大的短板——化工新材料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化学工业最大的短板

我国生产了世界39%的化学品,而生产的化工新材料却只占世界15%,其中,高性能膜材料只占世界的5.1%,高性能纤维只占世界2.6%,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只占5.6%,电子化学品只占7.2%,与化学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化工新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自给率只有60%。目前仍有130多种急需化工新材料品种国内不能生产

工程塑料:缺少一批世界级特种新材料公司

赵俊贵表示,十三五是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批专业化工程塑料企业正在加速成长;一批长期制约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取得突破;一大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一大批推动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的标准陆续发布;一大批工程塑料企业和产品开始走进国际市场

尽管如此,赵俊贵表示,仍要充分认识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原料高端化、多样化不够;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化分工合作不够;

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链条不完整,创新能力与国外公司不在一个层次上

产业体系产业链融合发展不够;

一言以蔽之,我国缺少一批世界级的特种新材料公司。

关注塑料污染与回收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表示,高分子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废高分子材料的处置方式有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几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依次增大。

其中,“重复使用”仅限于特定品种,如塑料袋等。“回收”主要集中在物理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物理机械回收即通过机械加工等手段回收利用;化学回收即通过热解、催化等手段进行化学改性和回收,获得单体、燃料及功能化学品。若仍无法回收利用,则考虑能量回收,即通过热裂解回收能量,以热、汽和电的形式利用。“焚烧”和“填埋”方式污染严重。

今后,对于可收集的废弃塑料,应加强化学回收方法研究,开发温和高效的回收体系,包括高效选择性催化体系、绿色溶剂体系和快速分离与纯化体系;开发以后期应用为导向的定点回收技术,实现从废弃物到再生材料的快速转化。

对于不可收集的废弃塑料,则应考虑生物降解。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努力方向是:在温和条件下以高回收率化学回收其反应单体,并可以完全重新用于合成该高分子;能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对人体/环境无害的物质;具有与相同应用领域的普通高分子材料相当的综合性能以及可以接受的成本

科思创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则认为,塑料行业格局发生重塑,提高回收率是重点。目前,25%的废塑料被焚烧,40%被土地填埋,19%成为海洋垃圾,仅有16%得到回收。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都有其生命周期,都要考虑回收,如何负责任地使用塑料,是人类应当追求的。正如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博士所言,“塑料为我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塑料具有很高价值,不应该废弃于环境之中。”

科思创为此开发了多种新型的塑料,如CO2为原材料制得的塑料和PCR聚碳酸酯,后者目前已经用于笔记本电脑、充电器、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安全性佳、品质优秀。

更多化工信息请关注微信:中国化工信息周刊(ID:CCN-weekl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