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拼多多公佈了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平臺GMV達840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48億元同比增長144%。

  第三季度,拼多多淨虧損23.3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10.98億元人民幣,虧損擴大112%;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經調整的淨虧損爲16.6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爲6.2億元人民幣。

  受虧損加大影響,拼多多三季報公佈之後,股價大幅下跌近23%。因股價波動,不少人又開始懷疑拼多多的發展模式。而事實上,自二季報公佈後,拼多多股價已經從25.96美元漲至40.72美元,漲幅超過56%。更重要的是,拼多多交出的三季報在用戶數據等多方面仍然非常驚豔。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已經走進一二線城市,併成爲五億人都在買的拼多多。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拼多多股價回調之後是否反而帶來了好的投資買點?這就不得不思索,拼多多的長期價值改變了嗎?在增速和虧損面前,哪一個更值得關注?

  一、電商淡季,拼多多活躍買家暴增5310萬

  雖然拼多多的用戶基數已經非常大了,但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拼多多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363億,較去年同期淨增1.508億,較上一季度淨增5310萬,創上市以來最大單季增長,用戶增速持續大幅領跑全電商平臺。

  這一數據是非常難得的,爲什麼這樣說呢?一年四季中,二季度有“618”,四季度有“雙11”,都是電商旺季。而三季度沒有大促節日,是電商行業的傳統淡季。但就在傳統淡季中,拼多多反而逆勢實現了活躍買家大幅增長。

  2019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獨立APP平均月活用戶數(MAU)已經達到4.3億,相較於2018年第三季度的2.3億,拼多多12個月內淨增2億。拼多多獨立APP用戶數的增長非常迅猛,對微信的依賴度不斷降低。據Sensor Tower的數據,2019年拼多多持續領跑全球APP Store購物類榜單,成爲全球蘋果用戶下載量最大的中國應用。

  2019年雙十一當天,有2.2億消費者湧入拼多多商城。根據Quest Mobile發佈《2019雙11洞察報告》顯示,雙11當天共有6.6億消費者在移動購物行業中“剁手”,拼多多當天的日活躍用戶數(DAU)爲2.2億,約佔雙11全域消費者的1/3。相比2018年雙11同口徑數據計算,拼多多在2019年雙11當天的DAU淨增1.01億。

  二、“百億補貼”將繼續,拼多多的虧損是否值得?

  當然這麼多的用戶增長可不是憑空出來的。爲了獲得更多的客戶,提高用戶粘性,提升用戶對平臺的信賴度,拼多多大膽推出了“百億補貼”,在“百億補貼”的刺激下,不少得到實惠的用戶大呼“真香”!

  根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百億補貼”入口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參與計劃的國內外品牌超過2800家,補貼熱門商品超過23000款。

  這就很好理解拼多多爲什麼會虧損了。拼多多從第二季度開始直接將真金白銀補貼給消費者,它的業績虧損與“百億補貼”直接相關。根據公司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三季度的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達到69.08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32.296億元同比增長114%,較上季度的61.037億元人民幣增加8.051億元人民幣。

  關鍵來了下個季度,拼多多將繼續“百億補貼”戰略。顯然,拼多多認爲“百億補貼”是划算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更是直言,“百億補貼”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

  黃崢在業績電話會中表示:“我們把花錢看作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機遇,有了這樣的機遇,我們就要去大量地投資,而不是說把錢都存着。所以有時候會陷入一種境地,如果數字表現得不錯,但實際上是我們沒有抓住機遇去投資,總是很保守。但是有時候,數字表現不佳,卻說明了我們抓住了投資機會去做了投資。我們的百億補貼不是口號,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值得的。”

  不得不說,處於成長期、投入期企業確實應該大膽投入,而不應該只看短期利益。如果沒有長遠的考量,是不可能做強做大的。拼多多隻是一個4歲的企業,還很年輕,如果這麼快就只盯着能不能實現盈利,或許也就只能止步於此。縱觀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這些公司的盈利時點,也起碼是以十年的長週期來計算的。

  拼多多的投入已經獲得非常不錯的反饋,改變了很多用戶對拼多多的印象,平臺的活躍買家、APP月活、客戶留存率都得到顯著提升。用戶規模和用戶信賴度的大幅攀升推高了平臺的GMV。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平臺GMV達840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48億元同比增長144%。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名義同比增長爲16.8%,上述數據表明,拼多多的增速接近9倍於行業平均水平。

  同時,“百億補貼”還改善了拼多多的用戶結構,通過iPhone等核心品類的補貼,拼多多吸引了一二線城市用戶、年輕用戶。據黃崢在財報電話會上談到,拼多多在雙十一賣了40多萬部iPhone,80%的消費者都是80後和90後,屬於平臺比較年輕的用戶。

  隨着客戶結構的改善以及用戶粘性的提升,拼多多活躍買家的年度平均消費額也的到了健康的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達到1566.7元,同比增長75%。另外,拼多多一線城市的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已經超過5000元。

  除了加大補貼,拼多多的研發投入也在持續上升。第三季度,拼多多研發費用爲11.27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比增長240%。平臺研發費用佔收入的比重達15.0%,遠高於互聯網行業平均水平。

  三、拼多多持續投入的實力與底氣

  雖然拼多多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公司仍然保持穩健的現金流。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75.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營收的高速增長帶動平臺淨現金流大幅提升,2019年第三季度,平臺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爲26.182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爲16.314億元人民幣。

  拼多多現金儲備充裕,截至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受限制現金344億元人民幣。剔除限制性現金後,公司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爲157億元人民幣。此外,公司的短期投資爲人民幣246億元,可動用現金總額爲人民幣40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拼多多宣佈以“0%到期收益率和0%票息”成功完成總計8.7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定價。0%的利息率,創下了自2004年以來科技中概股可轉債的最低記錄。

  所謂可轉換債券,就是允許投資者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可轉債的利息率比普通債券低,意味着資本市場願意通過降低利息率來換取未來的轉股溢價。因此,利息率越低,證明投資者對於企業的未來越樂觀。可見,資本市場強烈認可拼多多的長期價值。

  四、結語

  2018年財年,阿里的年度活躍買家數爲5.52億,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已經達到了5.36億,幾乎相當於阿里巴巴去年同期的水平。從用戶分佈結構上看,淘寶和京東都是典型的“城市電商平臺”。受制於新零售的模式和高價商品的路徑依賴,城市電商平臺很難在下沉市場滲透。

  而拼多多擁有最優“性價比”,在下沉市場擁有穩固的基礎。下沉市場擁有至少6億用戶,都是未來網絡購物的基礎人羣。憑藉性價比和品牌信賴感的提升,拼多多也在不斷獲得一二線市場的用戶,而被吸引過來的新用戶復購率的提升、消費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時間,這也是爲什麼拼多多在長期戰略上,應該繼續投入。

  上市至今,拼多多一直在抓住應該抓住的機遇,除了用戶規模,平臺GMV和營業收入的增長都是驚人的,在投資者最看重的增速上,拼多多沒有讓人失望。就當下而言,拼多多的用戶增長所代表的意義大於GMV和營收的增長意義,大於是否盈利的意義。因此,拼多多短期股價波動不改長期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