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定程度上,監管機構在這方面能有些作爲,以政府的身份把所有現金貸平臺的信息整合,形成一個貸款這信用平臺,從而解決共債問題。在現金貸問題上,除了一刀切,監管機構能做的還有很多~。

現金貸凜冬已至!

前天晚間,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小組發出文件,要求“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跨省開展貸款業務。”

牌照價格一夜飆至6000萬

週三,《人民日報》旗下《國際金融報》報道稱,監管部門除了停止增發新牌照外,還將徹查並清理國資代持股權和以國資名義申請牌照等情況,並重點關注近一年內發生過控制權變更的持牌機構。

並指出,小額債權將不得以資產包的形勢在交易平臺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證券化;在清理之後,只會保留兩類持牌機構:大型國企(最好有金融背景);大的互聯網主體(如螞蟻金服、京東、百度),一個集團只保留一個牌照。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週四出版的《人民日報》連發兩篇文章,在現金貸平臺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

11月23日(週四)出版的《人民日報》稱:

現金貸借款門檻較低,加上平臺誇大的宣傳和誘導,低收入、低學歷、金融知識匱乏的弱勢羣體或年輕羣體容易盲目借貸,從而形成大量的次級貸款。

現金貸利率畸高且不透明,在隱性突破法律紅線的同時,加重借款人負擔。現金貸平臺的費用一般分爲利息和手續費兩部分,如果將所有費用折算成利息,利率十分驚人。

《人民日報》在題爲《用普惠金融提升獲得感》的時評中談到:

當前,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打着普惠金融旗號,實際上卻抬高了融資成本,還有的幹着與普惠金融不相干的業務。對這些金融亂象,我們有必要重拳整治。

突然下達的監管新規,也讓不少現金貸平臺被拍死在了監管前夜。

爲了拿下一張網絡小貸牌照,某現金貸平臺創始人劉清(化名)忙乎了大半年。互金整治辦叫停網絡小貸牌照批設,讓劉清原本談妥的一家牌照轉讓方,也在最終的牌照批設環節“卡了殼”。

更讓劉清感到絕望的是,大半年前,一張網絡小貸的牌照價格算上中介費也纔是1000多萬。而現在,報價不但上漲到6000多萬,還要付給中介幾百萬的服務費。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劉清這類沒上車的企業之外,有牌照的日子同樣難過。

有近10家現金貸或含現金貸產業鏈條的公司紛紛宣佈宣佈延遲上市,已經上市的平臺中,隨着輿論一邊倒,股價也是大起大落。

從嚴監管的消息讓現金貸中概股再次承壓,再度集體下挫,拍拍貸跌約24%,趣店跌約16%,簡樸科技收跌約13%,信而富跌約6%……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中概現金貸股遭血洗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美國的媒體也來落井下石。近日,美聯儲克利夫蘭銀行在官網發佈了一份警示P2P借貸的報告,引起行業不小的震動。

在報告中,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將P2P行業與次級抵押貸款作比較,並指出P2P類似於“掠奪性貸款”(predatory loans)。

報告警告稱,P2P行業有可能破壞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消費者的違約率增速驚人,這種現象與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前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他們呼籲監管和政策重視P2P。

當然,現金貸的業內人士對以上說法與做法是非常有意見的。

1%的共債創造99%的社會問題

按照他們的說法,利息與催收並非亂象的成因,不斷增長的資金供給讓多頭借貸的問題愈發顯著,部分共債人羣纔是是社會輿論惡化的源頭。

“這部分人比例很小,但影響很惡劣,可以說1%的共債羣體制造了99%的社會事件,而這些社會問題又很容易傳導到監管。”現金貸業內人士表示。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這些共債者至少在兩家現金貸平臺上有借貸記錄,平均借貸次數在6次左右。“擼口子”已經成爲他們生活的主旋律,而“上岸”則成爲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說。

這些以債爲生,拆東牆補西牆的多頭借貸者人數並不少,只要在QQ中搜索“現金貸口子”立馬出現上百個千人大羣。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又被秒拒了,哪個有啥新口子介紹一下嗎?”一位網友發了張審覈失敗的APP截圖到QQ“內部擼口子”羣裏,這已經是他今天被拒的第四個現金貸平臺了,而明天就是還款日,有十個口子等着他還錢,他的話語裏顯得有些絕望。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共債是整個行業共同的敵人,一些數據顯示,至少在兩家現金貸平臺上有借貸記錄的共債者比例超過60%,這些人的逾期風險是普通客戶的3到4倍,多平臺借貸的風險更加難以想象。

現在,沒有準確的數據顯示共債羣體的比例和數量,“目前只能去猜,用通過率算出大概借了多少筆,在乘一個3000的平均放款額度,再通過風控算法決定給不給放款。”

“只要能把共債問題解決,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業內人士稱,“但這個太難了,不靠監管出手,基本不可能。”

“現在監管部門特別想收拾現金貸,但是不知道怎麼收拾。”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稱。他表示,監管部門不瞭解、也不相信現在大數據可以做好風控——包括正規的持牌金融機構,他們認爲非信用信息並不可靠。

共債問題如何解決?

其實公債問題的關鍵不在監管,而在於徵信體系的建設。

目前,現金貸確實在普惠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說大學生、個體商販等人羣,在過去國有金融體系裏,想貸款根本貸不下來,即使能貸款還得折騰上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時間。

這是對正規渠道金融在供給方面問題的有力補充,但貸款人員增多也會帶來嚴重的信用徵集問題。

有些現金貸平臺選擇依靠第三方徵信平臺。

比如趣店就傍上了螞蟻金服,2015年9月,拿到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後,趣店隨即“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獨立第三方徵信機構芝麻信用達成合作,完成支付體系和徵信。”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但是,面對成災的負面新聞,螞蟻金服也選擇了明哲保身。11月21日的消息稱,芝麻信用在排查過程中,已經停止了與部分現金貸平臺的合作。

按照螞蟻金服,近日在排查中發現個別商戶存在超過法定保護利率以上的各類費用,不當催收,沒有按照協議履約等問題,所以暫停了合作。

其次,壟斷也是一個解決方案,人人都在一個機構裏面貸款,自然沒有了共債問題。

美國徵信行業的興起同樣源於消費貸款,經歷了快速發展期、法律完善期、併購整合期以及成熟拓展期,90年時間經歷了四大發展階段。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從20年代的泥沙俱下,到60年代法律完善,再到80年代行業整合,從2000家減至500家,最終纔有瞭如今以三大徵信形成壟斷的行業體系。

國家減少牌照發放,只允許大企業經營,或許存在人爲製造壟斷的考量。但這種非市場的方式,顯然存在腐敗、效率低下等種種問題。

第三,各個現金貸機構共享信息也是可行方案。

曾經,一些平臺也倡議用數據共享的方式對抗共債者,大家把借款數據和黑名單上傳到一個第三方平臺,但這些設想最終只停留在倡議裏。

一定程度上,監管機構在這方面能有些作爲,以政府的身份把所有現金貸平臺的信息整合,形成一個貸款這信用平臺,從而解決共債問題。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目前,現金貸中36%的年利率甚至是100%的年利率,確實應該整治,這種長時間的高利率,這是很多貸款者所承受不了的。

但如果現在行政手段對此過多幹預的話,必然造成價格的扭曲,行政干預徹底切斷了供給,那麼僅剩下的一些貸款平臺的高利貸性質永遠不可能結束。

牌照一夜飆至6000萬、外媒也來落井下石,現金貸路在何方?

過度強調監管,“管”字當頭,那麼創新就會不足,原本有可能通過市場解決的便會遙遙無期。

在現金貸問題上,除了一刀切,監管機構能做的還有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