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隨州人很奇怪,買漲不買跌。還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別人搶他也搶,別人不搶他也不搶。

  你問他爲什麼要跟着搶?他們一頭霧水說“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在搶說明比較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的錢,在2016年能買150平的大戶型,在2017上半年還能買130平的戶型,而在2018年卻只能買95平的小戶型。小編先跟大家回顧一下近幾年的房地產市場現象的轉變過程!

  市場現狀 由買房市場轉向賣房市場

  網絡示意圖

  2016年房子均價約3800元/㎡,目標就是大力去庫存,銀行房貸利率一直跌到4.9。那時,房子並不喫香,開發商想方設法做活動吸引老百姓去買房:低折扣、大紅包、送家電、送物業費....等。

  城東、城南在大部分隨州人眼裏還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偶爾去文化公園遛個彎都會碰到一羣大媽騎着電動車問你買不買房,強拉硬拽帶你去售樓部參觀,一羣置業顧問端茶倒水拿糕點伺候你一個,笑容滿面熱情周到的讓你體會到什麼叫“顧客就是上帝”。

  2017年上半年房子均價約4200元/㎡,大部分樓盤雖然有房子賣,但是熱門樓盤可供選擇的並不多,冷門樓盤又賣不動。恒大集團剛入駐隨州不久,大家紛紛猜測這個大品牌房價會賣多少,5000元/㎡?6000元/㎡?當時大多數的老百姓思維方式是:“房子這麼多,還能一天賣完了?只要有錢,想買的時候還不是岔到買啊?”。

  真相來了,恒大名都開盤價格區間在7800-9000元每平米,售樓部黑壓壓的一片分不清誰是拖兒誰是真正買房的人,反正你搶我也搶大家爭先恐後的搶。看恒大賣的如此好,周邊樓盤開始坐地起價300-1000元每平米的漲價。加上2017年是隨州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動作最大的一年,那些拆遷戶拿着政府補償的錢開始買房,房地產市場悄悄由買方市場轉化爲了賣方市場。越漲越買,供不應求!

  如此好的市場行情,吸引更多開發商拿地!於是萬達、中梁、綠城、新城控股都來了,連碧桂園又在城東和隨縣各拿一塊地,隨州樓市一發不可收拾......

  2018年,隨州各大銀行利率上調20%-30%,銀行利率基本在6.125。

  一出又一出的“搶房”大戲不斷上演,甚至出現一房難求的現象。新開盤的樓盤都是明碼標價,不還價!折扣沒有!獎品沒有!更沒有現房!置業顧問服務態度也變了,面無表情說:“只有期房兩三年後交房的房源,你自己看!”

  對於房價上漲速度過快,相關部門出臺了商品房限價政策,房價才慢慢得到了控制,樓市才慢慢迴歸理性。請看2018年1-10月隨州商品房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於隨州市房產信息網,僅供參考。

  從2018年1-10月份隨州房價走勢表裏可以看出,雖然房價處於高位平衡,但漲幅收窄,6-10月份隨州房價漲幅較小,甚至還出現稍許回落。

  調控後 剛需買房更難了

  網絡示意圖

  房價終於穩定了,但另一個弊端立刻出現了!調控之前好幾個樓盤均價都在6000+了,以前大家心理預期6500元/㎡的房子,調控後只賣5700-5800元/㎡左右,好多置業者瞬間覺得自己佔了便宜,於是一擁而上的瘋搶唯恐自己落了後,那陣勢比之前沒調控的時候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下的隨州樓市早就一分爲二了,各個樓盤的“辨識度”和“好賣度”也開始清晰可見:但凡是大品牌或者知名度高一點的樓盤開盤,很快會被一搶而空。而那些名氣稍微小點的樓盤或平時不樂意打廣告的,就幾乎無人問津。火的太火了,淡的太淡了!

  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的確很容易讓置業者不知所措,限價後,隨州樓市亂象,剛需買房還是難!

  ①隨州房地產市場不斷湧現出一個個品牌開發商以“更驚喜”的價格讓剛需去撿漏。

  ②在限價的市場下會比房價上漲的時候更難選擇,因爲所有樓盤都差不多一個價格,這時候更需要一雙慧眼,因爲你需要霧裏看花,找到對的“房”。

  最後還是奉勸剛需族現在買房,更要謹慎!如果有購房需求,那麼就在經濟能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選擇,不要總是聽風就是雨,最後造成恐慌性購房,不僅徒增了購房成本,還無辜成爲哄擡房價的幫兇。投機投資份子最好也理智地去看待市場,不要還是抱着“只要是房子就能升值”的心態去炒房,以免被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