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囑爲大熊山摘星樓風景區題字,其一內容爲“天書”。

景區中有一處石壁,石紋豎向相間,如書冊一般,故此處名爲“天書巖”。寫天書兩個大字,基本格調是二王一路,寫之前預想字之點畫結構,飽蘸濃墨,一氣呵成。

今年兩次出門,一次去西嶽華山,一次去閩南漳浦,對山上摩崖石刻印象較深,明清人摩崖字體,多爲行楷,點畫渾厚華滋,起筆收筆皆做圓筆。此二字用筆借鑑明清摩崖石刻字體的筆法,結體以右軍行書爲本。寫畢,尚有可觀之處,尤覺天字眼熟,似有弘曆之風。一笑。

應囑爲大熊山摘星樓風景區題字,其二內容爲“漸入佳境”。此作爲隸書,追求橫平豎直平實大度的效果。字的結體借鑑了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結體,章法安排也參照了伊秉綬的四字琴條章法。寫了數遍,最後挑出一幅交差。

漸入佳境位置是走登山步道,大概走了有四分之一的路程時候,風景越來越奇,越來越幽靜,和山下的景色別有洞天,當時腦海裏就湧出了這四個大字“漸入佳境”。

人生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漸入佳境,登山也是如此。

應囑爲大熊山摘星樓風景區題字,其三內容爲攬勝”。攬勝的意思是盡情將勝景收攬於眼底。與之相近的還有一個詞叫“攬秀”,兩者的意思差不多。古人在旅遊記事文中多有用到,如明吳承恩 《壽喬母郭夫人障詞》引:“兩淮攬勝,佇遠戀於瞻雲;三晉流芳,慶長生於愛日。” 清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遊於滇楚 ,臨流攬勝,慷慨悲歌,久之賦歸。” 蔣士超 《秋日百花洲絕句》:“登臨攬勝詞人慣,洗馬池頭弔灌嬰 。”等。

此二字依然用的是王右軍法,寫大字除了寫出氣韻外,格外要注意點畫用筆的完整。寫了兩遍,懸於壁間審視,略無大礙,選出一幅完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