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暮年常忆旧,白首最念少年时。这一句话最能体现老年人的现状,人一到老了就开始想起年少时的回忆,等头发花白也最怀念年少之时。转眼间,中国的首批丁克也已经进入暮年时光,暮年一般指五十岁以后,这一代丁克也到了退休的年岁。
退休生活是一个老年人精彩生活开始。一般来说,夫妻二人奋斗打拼一辈子,生儿育女,看着自己的儿女们成家立业,自己也开始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丁克一族却没有这样的快乐。
与众不同
与西方较为开放的文化相比,中国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似乎每一个家庭都要养一个孩子,待自己年迈的时候能有一个孩子守在身边,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至于太孤单。
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生不生孩子甚至要跟自己孝顺父母有关,不生孩子是最不孝顺父母的表现。可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环境不断的变化,一个家庭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的家庭里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中的一位抛弃理想与个人生活做起全职妈妈,有的夫妻为了孩子的教育耗费时间精力甚至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有因为生孩的问题与上一辈父母关系僵持。
正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夫妻结婚后本就应该生一个孩子,也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原因导致大部分的父母所有的生活全都围绕着孩子,才导致没有自己自由空间。
丁克家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传入中国,当时最能接触外来文化的就是知识分子们,他们因为学有所识也看到了生活不仅是柴米油盐也可以有诗情画意,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新鲜的外来物。
他们同时也看到了丁克家庭生活的好处,不用担负养育和培养孩子精力和金钱方面的负担和压力,可以更加洒脱的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夫妻二人世界的浪漫,经济压力比较小,无需为自己的下一辈操劳。
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一批年轻人选择成为第一批丁克,三十年之后的现在他们也已经年入花甲,尽管金钱可以支持他们进入不错的养老院,可始终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也始终无法忍受没人陪伴的孤寂,纷纷坦言非常后悔。
文化使然
自古以来,中国的家庭观念就非常深刻,每个家庭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家里的孩子,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房。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成年后就要开始养活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责。
所以相对比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有很多西方自由的文化传进中国时,人们便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为什么中国首批丁克会觉得选择成为丁克是一件后悔的事情呢。这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
即便自己年轻的时候风光无限,事业有成,拥有环游世界的时间与精力,可是等到了暮年时也得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了生活方便进入养老机构开启自己的晚年生活。
隔离了城市的喧闹回归自己的家庭,相比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有子女的照料,有孙子孙女的陪伴,丁克家庭却略显凄凉,大概就后悔自己没有一个这样有爱的家庭。相对比西方国家,丁克夫妻享受二人的生活,他们可能忙于事业,忙于玩乐就没有更大的顾虑。
积极面对
要做丁克的夫妻无非分为两种"不想生"和"不敢生"。同样导致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概都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中国越变越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情况使得他们不敢生,对于行业精英来说,这样的情况使得他们不想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并没有这么发达,世界的距离没有这么紧密。然而家家户户都起码生两三个孩子,父母不需要每天奔走拼事业,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社会环境导致每个人的思想都越来越独立,大家更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自己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了自己追求的事物,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这之中也有一部分人家庭条件可能并不富裕,担心生孩子不仅对自己的生活施加压力,同样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一种责任。
现在的社会抚养一个孩子要从胎教,幼教,兴趣班等等开始,这确实是一大笔开支。同样,文化的兼容性越来越高,大家也可以接受不一样的人生选择。这世界有这么多的人,那必然有多重的生活。
既然一切都已是最好的选择,在不违背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大家应该宽容地接受不同的人生。社会方面也应该积极地考虑丁克家庭的生活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些舒服的生活环境。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应该要做到理解,不能排斥。
中国首批丁克进入暮年,坦言自己非常后悔,告诫后人千万别学自己,归根结底是对于老年生活不满意,如果国家在养老机制上让他们老有所依,社会发展在他们的心灵上做到老有所伴,社会公众在她们的生活上能做到老有所帮,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后悔选择这样的生活。
医疗技术的精进也给选择丁克的人一些后悔的权利。每个人身边也不乏有事业上的女强人,当她在事业中走到自己的巅峰时,又有了想要回归家庭生儿育女的想法。如果错过了生育的年龄,也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作为一个成年人,每个人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选择成为丁克家庭,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选择生儿育女,享受柴米油盐的幸福。不一样的选择总有不一样的风景。我们只管享受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