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新硬核!這傢伙能海上造城

它是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

環環(ID:huanqiu-com)又上船了,這次是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碎石鋪設整平船。

什麼是整平船呢?

簡而言之,在海里修隧道,需要先修築一段“地基”用以建設隧道和管道,海底崎嶇不平,則同樣需要相應的設備,把海底的土地鋪平,用於之後的建設。

而環環不遠千里來參觀的,則是即將用於深中通道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一航津平2”。

4月9日,由中交一航局研發投資、上海振華重工建造的自升式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在南通下水,投產後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海底隧道基礎施工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這艘世界最大、最先進的自升式碎石鋪設整平船,將於7月服役於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設中。

說起“一航津平2”,接受採訪的專家們簡直要合不攏嘴了。與港珠澳大橋深水整平的功勳船舶“津平1”相比,“一航津平2”在性能、規格、國產化程度等方面均實現超越,多項性能位居國際領先水平:該船鋪設範圍更廣,在不移動船身的情況下,單個船位碎石鋪設整平作業範圍達2500平方米,等同於6個標準籃球場;整平效率更高,整平速度較“津平1”提升了一倍,最高可達每分鐘五米;作業壽命更長,樁腿使用壽命長達2000小時。

而且“一航津平2”能夠保證在海底鋪設石頭平整面上下誤差不超過4釐米。中交一航局整平船監造組組長李家林介紹,這套精準度,使得港珠澳大橋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個“滴水不漏”的深海隧道。

想象一下,一架鋼鐵巨獸盤踞在海面,但是卻能在海底“繡”出平整的表面,在“力拔山兮”和“手藝精巧”之間實現自由切換。

之前國外專家要來走訪港珠澳大橋,以爲進入海底隧道,需要穿上雨衣和雨鞋,卻沒想到中國的技術已經如此超前,連連感嘆。

更重要的是,比起“津平1”,在設計、建造方面“一航津平2”均實現了國產化,尤其是施工管理系統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實現了整套系統國產化,並且節省了大量的預算費用。

中交一航局整平船監造組組長李家林接受採訪時,說到經費問題,情不自禁地就上揚了嘴角:“費用是‘津平1’的十分之一啊。”系統的國產化,不僅解決了在面對突發情況需要遠程向國外專家求助的緊迫局面,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經費。

不過對於整個深中通道的升級和改造,“一航津平2”才僅僅是個開始。目前,已經有很多建設船隻配套生產和設計,中交一航局副總經理吳鳳亮表示,一航局要爲深中通道的建設打造一支“航母艦隊”似的系列裝備,“一航津平2”是主力“戰艦”之一,另一艘同樣專門設計的“一體船”也已經計劃下水了。

而且“一航津平2”的技術將來能夠應用的範圍也極廣,不只是海底鋪平,據吳鳳亮介紹,深海石油鑽井平臺、遠海漂浮城市建設等,也將成爲“一航津平2”的涉獵範圍。目標對準的,就是深海建設!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陳偉樂表示: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的建成對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羣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中國建設者,不斷的突破和超越自我,哪怕自己已經世界領先,仍然不停地突破新的上限,打造大國重器的利刃,爲中國的深海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規劃,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來,很快,環環和粉絲們就要相約在深中通道一見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