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句老話叫“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奮力拼搏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候也需要一些機遇的助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早日達到成功的目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個這樣的例子,這件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下面請大家跟隨筆者的敘述去了解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根據史料筆記《埋憂集》記載,在清朝乾隆年間,廣平縣(今河北省廣平縣)有一個縣令,此人本是七品小官,但是他在縣令的位子上兢兢業業,幹得非常出色,因此得到了上司的鼓勵和嘉獎,甚至連乾隆皇帝也得知了他的名字,特意讓這個縣令進京,準備親自召見,看看這個縣令的爲人如何,是否名不虛傳。

縣令來到京城之後,被吩咐在朝房等候乾隆的召見,當縣令在等乾隆召見的時候,當時乾隆跟前的第一寵臣和珅也來到朝房,準備上朝。縣令是個聰明人,見到和珅趕緊走過去就想下拜行禮。和珅從他人口中得知這個縣令即將被乾隆召見,和珅認爲這個縣令還沒有向乾隆下拜,先對自己行禮非常不妥,於是和珅就上前扶住了縣令,不讓縣令對自己下拜。

不過這個縣令一心想要巴結和珅,非得下拜不可,兩人就這樣推讓起來,由於縣令用力過猛,一不小心扯到了和珅脖子上懸掛的朝珠,居然把和珅的朝珠給扯斷了,珠子頓時散落一地。和珅見縣令如此魯莽,心裏非常生氣,當時就變了臉色(某必欲下拜,推讓間,競將和公數珠扯斷,散落滿地如雨,和公失色。)

但是由於這個縣令馬上要被乾隆召見,而且在朝房裏面有其他官員在場,和珅也不便直接對縣令發火,於是和珅假裝毫不在意,嬉笑着問縣令的名字,而且牢牢記在心裏,準備日後再找機會教訓這個莽撞的縣令。後來乾隆召見了縣令,對這個縣令的表現非常滿意,讓縣令在京城待着聽候旨意。

幾天之後,乾隆召見和珅,對和珅說:“和愛卿,朕接到奏報,說是磁州知府(從四品)這個位子空缺,你對官員們比較熟悉,你覺得什麼人可以去磁州做知府呢?”說來也巧,和珅那幾天心裏都在想着怎麼教訓那個廣平縣令,就想在乾隆跟前告縣令的狀,因此牢牢記住了縣令的名字,至於其他可以做知府的人選,和珅根本沒有留心,因此一時也想不起來。

不過在這個時候,乾隆既然發問,和珅就必須得儘快回答,否則就會惹乾隆不高興,和珅倉促之間,居然說出了得罪自己的廣平縣令的名字,說這個人可以擔任磁州知府。乾隆一聽也很滿意,因爲乾隆前幾天才召見過廣平縣令,覺得廣平縣令是個人才,再加上寵臣和珅也舉薦他,可見這個縣令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乾隆就讓這個廣平縣令補了磁州知府的空缺。

這個縣令誤打誤撞得罪大紅人和珅,本來肯定是不會有好果子喫,可說是禍從天降,沒想到最後居然因禍得福,從七品縣令直接升爲從四品的知府,也算是非常走運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 《埋憂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